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社群網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社群網站共有378項結果
情感關係

李玟過世/生前最後40秒細語曝光...昔公開身體缺陷,唱跳「全靠右腿在撐」:只要大家開心再痛也值得

48歲國際天后李玟周三(7/5)晚間傳出離世消息,李玟親姊姊在臉書及微博發文,證實她在7/2輕生送醫後一直昏迷,經醫療團隊努力搶救,最後無力回天,與世長辭。微博上也流傳一段李玟錄的40秒錄音檔,成為她最後送給歌迷的禮物。一直給人樂觀形象的李玟,今年2月才首度向外界公開自己身體缺陷,幾乎都是靠一隻腳在支撐整個身體,近年甚至已到了無法正常生活的地步,所以先前才下定決心動手術、重新練習走路。今年初她更PO出身上掛著引流袋,暴瘦到剩42.3公斤的照片,讓不少粉絲為她擔心。

日期:2023-07-06

生活消費

蔡阿嘎批5連鎖店難吃,二度道歉日媒狂炸難止血!矢板明夫拿「滷肉飯」示警:忽略這點恐有民事責任

百萬YouTuber蔡阿嘎因拍攝評論「日本5家連鎖地雷店」的影片,片中不僅對店家裝潢批評、好幾個人只點一份餐共食,甚至在店內大肆批評餐點難吃,遭台灣社會輿論批評,蔡阿嘎也將影片下架並二度道歉。不過,道歉似乎未能止血風波,現在不僅日本富士電視台報導此事,日本yahoo網站也刊登相關炎上新聞,日本網友留言幾乎一面倒指責蔡阿嘎眼光狹隘「不要再來日本」、「就算不好吃也不該拍片貶低」,還有人說「台灣的臭豆腐我也吃不下,都是個人的想法」。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也在臉書發文說:「如果有日本人網紅來台灣,邊吃滷肉飯邊嫌說不好吃,我想很多台灣人可能也會覺得難以接受」。

日期:2023-06-06

生活消費

超解憂植物店

如綠色瀑布的最美鹿角蕨,在今年創下單株六百萬元的全球最高銷售紀錄!從高端到平價,玩植物的熱潮正盛行,專賣觀葉植物的白色洋房,有熱帶雨林牆寫綠意;清末時期的老宅,變身塊根植物的專屬潮店;暗黑系植物店,則有像外太空生物的捕蠅草;新一代的綠手指們,用療癒植栽結合新世代美學,打造精緻植物店。

日期:2023-05-31

政治社會

女消防員洗澡被偷看、竟被諷「為何不鎖門?」議員歧視句連發還拒道歉!遇性騷擾3步驟告到底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一名女消防員去年洗澡後裸身走出浴室,被闖入寢室的男同事看見,身心受創之餘更被迫離職。事件曝光後,國民黨議員黃浴沂周四(5/25)在議會質詢時,質疑該女「為什麼不鎖門,是要引誘人家去看嗎?」、「被偷看不一定是對的」等一連串歧視性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黃浴沂事後不僅拒絕道歉,更稱自己何錯之有;對此,國民黨嚴厲譴責黃浴沂違反性別平等的作為,並表示將移送考紀會調查、研處。

日期:2023-05-26

政治社會

假扮美國人開數千個帳號、拿50多支手機貼各等級機密貼紙…美起訴34名「中國特工」手法公開

美國司法部周一(4/17)指控中國公安部34名官員涉嫌經營「網軍」,在推特(Twitter)等其他社群平台上創設、使用數千個假帳號去鎖定且打壓在美國的中國異議人士,進行中國大外宣。對此,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在臉書指出,這些遭到指控的人士,多為20到40歲的年輕人,他們大量假造各個社群網站的帳號,假冒自己住在美國,然後大量散佈、轉貼有利中國、不利美國的資訊、並假裝自己是美國人反對美國政府的反中政策。

日期:2023-04-19

教育

為何有錢人家常養出敗家子?想要什麼爸媽買給你...心理師分析:「富養小孩」疏忽這關鍵,晚年被啃老

「你這個不知長進的不肖子,枉費我們這麼疼你,整天遊手好閒,老是跟這些狐群狗黨混在一起,真是沒救了你……」

日期:2023-04-18

台股

科技新貴砸2千萬買股、慘變壁紙才驚覺被騙…「詐團的套路比想像還深」,想撈快錢得先想好3件事

詐欺犯罪日益猖獗,台中有名科技新貴,日前在臉書看到投資股票的文章,便與對方聯繫並加入LINE群組,在對方慫恿下投入2500萬元買港股,不料當天大跌,導致他虧損2000多萬元,股票全變成壁紙。對此,專家表示,「詐騙集團的套路比你想像的深」,提醒股民進場前,先想好3件事:自己到底要什麼?自己適合做短線還是長線?以及個股進場與出場的原則及操作鐵律是什麼?警方則表示,在接獲不明電話、簡訊或其他通訊軟體訊息時,一定要保持警覺,有任何疑問,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日期:2023-04-09

理財

股市不是愛拚才會贏,是會贏才要拚

師大體育系畢業的我,曾經以為運動場、游泳池是我揮灑青春歲月的地方,孰知一次偶然的邂逅,讓我和股市結緣,進而縱橫股海三十餘年。

日期:2023-02-20

科技

巨擘接招》 讓搜尋引擎霸主發布紅色警戒的新戰場 谷歌、Meta、百度 重兵應戰完整盤點

被譽為「AI界的iPhone革命」,ChatGPT的問世,近期驚豔全球。底層技術雖非最新,且有許多細部問題仍待修正,但它的高精度回答、富邏輯性的回應,以及歸納整理的機能,說它是「AI界的iPhone」應非浪得虛名。

日期:2023-02-15

全台防疫報導

2/20室內免戴口罩,人多的地方能不戴?QA一次看懂!何時全面解封,專家建議:先做好2件事

繼去年底戶外口罩解禁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宣布,考量四大面向決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了「醫療照護機構」與「公共運輸場域」仍強制戴口罩外,多數室內場所自2/20起解禁,可由民眾「自主決定」佩戴。校園部分,則要等到3/6才會放寬規定。針對口罩令鬆綁,不少專家提出意見。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表示,長者確診後重症風險仍相當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認為,以目前台灣疫情與各項條件來看,室內口罩鬆綁是合理的作法;但他仍提醒民眾,至今疫情還未過去,所以建議口罩能戴還是盡量戴,疫苗也盡量接種,因為除了新冠肺炎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仍虎視眈眈。《今周刊》整理了關於室內口罩鬆綁QA,讓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