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科學園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科學園區共有631項結果
國際總經

蔚山創舉〉十公里氫管線穿鬧區 氫能車、社區、車廠靠它供電 直擊韓國工業城翻身氫能城!

(今周刊1388)距離韓國釜山約一小時車程的蔚山市,不僅是韓國的工業重鎮,也是現代汽車發源地;但外地人很難察覺,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底下,其實已經埋了長達近十公里的氫能管線,從當地石化園區內的氣體供應商德陽作為起點,穿過當地著名的太和江底,途經市中心最繁榮的心臟地帶,再一路向南拉到現代汽車的製造大本營,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就能全線供氫。

日期:2023-07-26

科技

電動巴士續航不足、到站還不能充電?客運龍頭直指2大問題「想拚全電動化,氫能巴士是唯一解方」

「氫能巴士續航力比電動車好,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盯著巴士剩多少電,而且,加氫的速度跟加油差不多,10分鐘以內搞定,不用等好幾個小時。」7月初,《今周刊》實際走訪韓國氫能示範城市蔚山,一位中年司機一邊駕駛氫能巴士,一邊細數氫能的好處。

日期:2023-07-26

科技

台塑、中油、和泰都參戰,護國神山把它當救星 30兆氫商機卡位戰

(今周刊1388)高盛報告指出,2050年氫能潛在產值高達30兆新台幣。衝著這個龐大的利益,以及國際話語權,各國卯足全力砸錢發展氫能,國內產業也虎視眈眈,開始埋頭尋找商機⋯⋯。但在這場國際卡位戰中,腳步落後的台灣,究竟要從何開始急起直追,政府又能否帶著企業,搭上最後一班氫能列車?

日期:2023-07-26

科技

台積電900億元新封測廠,落腳力積電銅鑼廠正對面!黃崇仁同意讓出土地「考量是這個」

《今周刊》獨家報導,台積電鑒於AI商機帶來的訂單大增,上半年急尋用地,以擴增先進封測產能,在行政院及經濟部協調下,取得竹科銅鑼園區面積7.9公頃的工12用地,規劃投資900億元,興建年產能11萬片的12吋晶圓先進封測廠。而當中關鍵,就是原來有意在竹科銅鑼園區工12土地擴廠的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同意讓給台積電建廠。力積電發言體系今說明,力積電前年開始在銅鑼園區的工16土地新建晶圓廠,並租下建廠用地對面的工12土地,作為工務所及堆放建材用途,並對工12用地有優先權。隨著力積電銅鑼新廠土木工程告一段落,進入設備裝機階段,且現有的工16建廠用地足以支應未來銅鑼廠二期需求,加上台積電需求孔急,因此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點頭同意讓出工12用地。

日期:2023-07-25

健康

「不運動」比吸菸更致命!3步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找回健康財富

據統計,國人受限於失能、臥床、嚴重慢性病的不健康餘命長達8.04年,加上近百萬的長照人口,不僅是國家社會的沉重負擔,也將是數百萬家庭的夢魘。為提升企業迎接永續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優勢,聯合國在2004年提出了企業的ESG認證,其中的37個項目中,和員工運動健康相關的項目有有多達10%,可見上班族的身心健康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而具信度與效度的即時數據則是成功關鍵。

日期:2023-07-19

房地產

不在大安、信義區…「台北最富里」第1名平均所得296萬!還有6里住戶好會賺逾200萬

台北有錢人住哪裡?財政部最新發布的2021年綜所稅申報資料統計,台北市「最富有」村里,第一名是士林區「永福里」,綜所稅平均296.3萬元奪台北市之冠,連續4年蟬聯台北市最富里冠軍寶座。第二名為松山區松基里,第三名中山區金泰里,並不是豪宅林立的大安區和信義區。

日期:2023-07-18

政治社會

台灣首顆MIT氣象衛星9月發射!「獵風者」8成元件自製、10年投入251億參與太空時代

今周刊編按: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10/9日上午9時36分,於法屬圭亞那基地再次挑戰升空,發射成功,獵風者衛星順利入軌,預計今晚8點56分將與台灣地面站首次通聯。「獵風者」(TRITON)衛星為首枚由台灣構想、設計到製作的氣象衛星,同時也是我國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發射的首枚衛星,於周五(7/14)起運,預計於7/17運抵法屬圭亞那。預計9月,將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型火箭升空,進入550至6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展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的任務。這顆8成以上關鍵元件由台灣研發製造的獵風者衛星,其搭載的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是由台灣自行研發,也將為台灣提供劇烈天氣生成初期的觀測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

日期:2023-07-14

科技

台灣DRAM教父回來了!高啟全接兆捷董座、7/13上興櫃 攻半導體特用氣體 為何想做到亞洲最大咖?

有「台灣DRAM教父」外號的高啟全,在2020年離開中國紫光集團回台後,少有公開露面。隨著半導體特用氣體供應商兆捷科技(6959)董事會,今年3月從未上市公司變成公開發行,並將在周四(7/13)登錄興櫃,久違的高啟全終於在媒體鏡頭前現身。他宣示,在長期投入DRAM行業後,如今將投入半導體供應鏈的材料端。除了擔任兆捷科技董事長,高啟全也以位於中國湖北的晶芯半導體董事長的身分,與台股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廠辛耘合資,在湖北成立一座12吋的再生晶圓廠。高啟全也希望,在諸多大環境有利因素加持下,有朝一日把兆捷科技做大為亞洲最大的電子業特用氣體供應商。

日期:2023-07-12

傳產

像無人機一樣,台灣雷射產業並不強...看立陶宛8吋晶圓廠投資,謝金河曝「關鍵技術突破點」

關鍵技術的突破點昨天下午,林佳龍秘書長約我到新竹科學園區去參訪台灣發展高功率發光二極體的騰錂鐳射公司。這家公司董事長歐思村博士有40年半導體雷射產業發展的經驗,是高功率半導體雷射研發技術的先驅。總經理王啓倫博士有30年固態/光纖雷射經歷,他們創立騰錂鐳射,背後有聯電及晶豪科的資本支持。

日期:2023-07-12

金融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國家競爭力關鍵在於投資基礎科學!

《今周刊》6/28舉辦第六屆「2023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暨臺灣企銀常董葉俊顯以「創新與人才 台灣大未來」為題演講,多次呼籲國內應重視、投資移轉基礎科學的研究,才能增加競爭力,立足世界。

日期: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