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移入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移入的共有61項結果
國際總經

買台北不如買東京?日圓貶值換來置產商機 「淨投報率3%」台灣人視訊看房就下訂

日圓貶值使得台灣人去日本置產重現熱潮。事實上由於日圓趨貶,加上低利率,全球資金都看好不動產市場,東京都地區仍是首選標的,其他地區的投資就要看功力了。

日期:2022-08-17

健康

出國72小時前仍要自費PCR,一家四口就要1萬4…林氏璧嘆「到底有何意義」

本土疫情趨緩,各國逐漸開放邊境,台灣也朝向解封邁進,不過,台大前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疫情兩年了,第一次被戳鼻子,他抱怨,在這個到處都是病毒的年代,「為何到現在還要有這樣的上機72小時前要PCR陰性的規定?」

日期:2022-07-04

政治社會

猴痘男「接觸者20人減為9人」原因曝光 被感染保險會理賠?噴酒精預防有效嗎?

國內昨(6/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讓相關單位緊急匡列接觸者,原先昨日被匡列者僅有5人,今日上午卻突然激增到20人,使得民眾感到緊張。不過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公布最近進度表示,在重新檢視指引後,接觸已從20位減為9位。病毒學家表示,這波猴痘疫情症狀不典型,有可能連患者都不自知,民眾必須得靠勤洗手、噴酒精搓手才能達到防治效果,如果酒精只是「噴兩下而不搓」效果恐怕不大。但萬一不幸感染猴痘,可以申請保險理賠嗎?

日期:2022-06-25

全台防疫報導

台灣已開放商務客入境 何時輪到觀光旅遊團? 莊人祥:目前暫不考慮

台灣邊境檢疫目前為「7+7」,7天居家檢疫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交通部長王國材今日表示,居家檢疫縮短天數目前有好幾個方案正在討論,會先做好開放親人接送等動線。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邊境開放,除防疫計程車外,是否開放親人接送或自駕,相關配套還在思考中。至於在開放商務客入境後,觀光旅遊團的部分,「現階段暫時不會思考」。

日期:2022-06-03

全台防疫報導

何時能出國?陳時中鬆口「看這數字」:6月政策出爐!「死亡高原期」至少還2週、北市啟動9大紓困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9萬4808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6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死亡個案中一名12歲男童,本身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且沒有接種疫苗,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

日期:2022-05-27

全台防疫報導

連3天破百!今本土183例,12縣市淪陷「新北重災區」 陳時中:輕症化但未流感化「高齡威脅仍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3例本土個案及97例境外移入(6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2-04-03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15、境外明顯下降!陳時中:不能掉以輕心 1/25–2/7維持「二級警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針對本土、境外個案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仍不能掉以輕心,會持續大規模採檢。

日期:2022-01-24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再增10個案!陳時中:「西堤群聚」擴散占7例 大湳市場菜販「陪病採檢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的本土案例多為「西堤群聚」相關新個案。

日期:2022-01-19

房地產掃瞄

跟著人口成長率去買房!一表看懂10大房市潛力區 第1名三井、東森都看中「它」

去年(2021)整體房地產市場火熱,六都的表現更可說是「價漲量增」,甚至房價平均漲幅高達9.5%,交易量也成長約7%。不過,若特別觀察六都行政區房價漲幅最高的前十名,卻會發現多為中南部過去被認為是蛋白區的區域。有專家認為,2022年六都中還有不少區域,同樣也具備交通利多、產業入駐、人口流入等優勢,未來可能還會持續領漲房價,其中,又以人口成長率最高的林口、竹北、淡水、仁武、橋頭、五股、善化、北屯、八德、龜山等十大行政區,頗具未來發展潛力。

日期:2022-01-18

健康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真的吃不習慣」 Omicron大舉入境,又遭任性病患夾擊,台灣醫療量能真撐得住?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我真的吃不習慣…」一名醫護向記者抱怨,這波Omicron確診患者多輕症,症狀似感冒、但活力與胃口都不錯,部分患者把醫院當做飯店住,每天叫外送餐、飲料,護理師若答應送一趟就要穿脫隔離衣、才能進入負壓區;若不送,每隔20分鐘打一通電話苦苦哀求,煩不勝煩…,自己活像是服務生。最令人困擾的,是確診患者家屬直接跑到護理站,站在櫃檯拜託護理師送餐給家人,若不見到「愛的便當」入隔離區就不肯離去,嚴重干擾例行工作。這是台灣最美的「人情味」,護理師未確診患者大開方便之門,卻嚴重將自身置於感染風險…當確診患者越來越多,這樣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醫療量能撐過這波疫情高峰?

日期: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