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第一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第一台共有322項結果
國際總經

此種災難性的現狀,是導致日本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

亞洲老虎們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讓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人口脫離赤貧,這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奇蹟。但爆炸性的成長,卻也有其代價—社會無法像經濟那樣快速演化,舊時代的價值觀與新現實產生衝突。預料之外的後果,打亂了政府的如意算盤。如同多數現象(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年輕人。

日期:2021-07-01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30期|證券業盛世再臨!元大金、群益證入選存股池

曾經位居「慘業」的台灣證券業,因為股市走了多年多頭的外在環境因素,加上退休潮來臨與小資族理財導致開戶數重現成長動能。基於證券產業「盛世來臨」,《存股助理電子報》將元大金與群益證列入「存股池」追蹤名單。

日期:2021-06-23

台股

70歲退休時月薪僅5萬 他靠「這2檔」股票,9年累積逾8000萬身價

在70歲退休時,月薪仍僅有5萬的陳爺爺,靠著省吃儉用與積極投資,在86歲時累積逾8000萬元身價,他用自己的經驗證明:「投資永遠不嫌晚。」

日期:2021-04-12

政治社會

很痛,但能痛定思痛?

2018年造成18死的普悠瑪事故發生後,政府集合跨部會與各領域專家,組成最高規格的「台鐵總體檢小組」,並在19年1月完成「台鐵總體檢報告」,林林總總列出144項改善要求,至今,其中75%已獲交通部認定改善完成。但,奪走50條寶貴生命的「低級錯誤」,為何還會發生?

日期:2021-04-07

焦點新聞

與陳時中施打AZ疫苗第一劑! 蘇貞昌: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身體也沒有痠痛

首批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共116,500劑,已於2021年3月18日完成檢驗封緘!訂於今(22)日起,提供專責病房、負壓隔離病房或負責採檢之醫事人員接種;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上午7點40分抵達台大打了全台第一針,而衛福部長陳時中也陪同一併施打。

日期:2021-03-22

科技線上

改變世界的力量──科技女力崛起

AI、5G、機器人、智慧製造…新興科技即將全面改變生活樣貌,過去男性為多的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女性參與其中,共同為打造更智慧、更多元的世界而努力!

日期:2021-03-16

產業動態

全球第一家!保時捷進化版概念店落腳台南,有咖啡飄香、百元精品,就為搶攻「這塊」市場

午後的台南灰濛濛下著雨,卻也襯托著一件熱騰騰、令人興奮的事呼之欲出…。

日期:2021-01-22

傳產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一間不到30人、資本額1500萬元的公司,竟能牽動全台養豬產業700億元年產值!它是隱身在宜蘭田間,成立近50年的專業種豬改良育種公司,台灣神祕的種豬大王——福昌豬場(公司登記為發昌企業)。

日期:2021-01-06

傳產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一間不到30人、資本額1500萬元的公司,竟能牽動全台養豬產業700億元年產值!它是隱身在宜蘭田間,成立近50年的專業種豬改良育種公司,台灣神祕的種豬大王——福昌豬場(公司登記為發昌企業)。

日期:2021-01-06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