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第三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第三期共有290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高端疫苗8月少量施打!和BNT莫德納AZ保護力、副作用差別?台大醫師6面向解析

食藥署7/19通過高端新冠疫苗緊急授權,最快8月就能少量施打,指揮中心7/27也宣布,高端納入疫苗預約系統提供預約,不過僅提供20歲以上登記。高端這種「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和mRNA疫苗(BNT、莫德納)以及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什麼不同之處?副作用比起少還是多?以下整理6個QA,完整解析高端疫苗優缺點!

日期:2021-07-20

健康

高端保護力好嗎?是否可混打一文解惑 「重組蛋白疫苗」技術3大優缺點總整理

國產疫苗昨(19)日傳好消息!衛福部核准高端COVID-19疫苗專案製造。有別於目前全球獲准施打的新冠肺炎疫苗以mRNA疫苗(如莫德納與BNT)以及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為主;這幾款疫苗,都不是過去常用的疫苗製作方式,傳統的疫苗是以減毒病毒、蛋白質次單元及死病毒疫苗為主。其中「蛋白質次單元」正是國產疫苗高端選用的研發技術,高端的抗原蛋白質來源為哺乳類倉鼠的CHO細胞去培養,至於佐劑是CpG1018及aluminum hydroxide(一種鋁鹽)。這種疫苗有什麼優缺點呢?

日期:2021-07-20

科技

全心醫藥熬18年打掉重練 郭台銘越洋視訊四小時爭取投資 生醫界張忠謀聯手哈佛女教授 攻140億市場

今年四月完成十八億元新台幣的A輪投資、吸引郭台銘主動爭取入股的全心醫藥,並非平地拔蔥而出,而是苦熬十八年的生技老兵,有生技界張忠謀之稱的楊育民找來新執行長周慧泉,為它帶來重生的機會……。

日期:2021-07-07

全台防疫報導

北市虎林街爆感染,明起專案篩檢 柯文哲:被匡列者應強制篩檢,否則依法開罰

國內確診今(3)日新增76例本土、10例死亡,其中,台北市確診48例,以北投區9人染疫最多;虎林街及其周邊市場也爆出感染,已啟動「虎林專案」,明(4)日起成立快篩站擴大篩檢。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於記者會中表示,年輕力壯族群無症狀感染是個大問題,認為應採強制手法,被匡列者須配合篩檢,否則應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000元至15000元。

日期:2021-07-03

全台防疫報導

揭密聯亞生技》70歲王長怡人脈、金脈驚人號召力!旗下興櫃聯亞藥股價30元衝220元,一文解讀投資人沒看清的真相

6月27日周日傍晚,對台灣防疫來說是至關重大時刻。繼高端疫苗後,另一支國產疫苗——聯亞生技舉行COVID-19疫苗(UB-612)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報告記者會,攸關台灣政府預採購500萬劑新冠疫苗的結果。

日期:2021-06-30

焦點新聞

「求人不如求己」陳建仁對國產疫苗表態! 呼籲: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

Delta病毒入侵台灣!對此,前副總統陳建仁,列舉台灣與其他10國相比,台灣的死亡率竟是最高的一個,原因就出在疫苗的接種率也是最低。陳建仁也對國產疫苗表態,直言「求人不如求己」,各國都積極推動疫苗的自主研發量產;「要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提升疫苗涵蓋率!」

日期:2021-06-29

全台防疫報導

「政府不是沒買疫苗,是買了沒到貨」…法律學者提醒,「這問題」比買疫苗更棘手

20210628編按:台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從過去疫苗沒人要打,演變成人人搶著打,檢討政府疫苗購買量不足的聲浪始終不停歇。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陳鋕雄,今日在個人臉書發表看法,表示「政府並不是沒有預購疫苗,而是買了之後貨還沒到。」並且提醒大家,關於新冠疫苗,「最困難的問題不是如何買疫苗或是否緊急授權,而是如何說服民眾願意施打」,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便是必須透過「透明化」跟公眾進行坦率的告知與溝通。以下為陳鋕雄在臉書發表的文章全文:

日期:2021-06-28

全台防疫報導

武漢肺炎》全球搶疫苗!Novavax證實:台灣有透過COVAX爭取

美國Novavax疫苗近期公布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保護力超過9成,吸引各國搶購。日前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台灣有透過COVAX登記爭取,Novavax也進一步證實這項消息。

日期:2021-06-26

健康

高端腸病毒疫苗3期解盲成功! Q3申請藥證、瞄準東南亞5000萬幼兒市場 

高端疫苗(6547)下午宣布,腸病毒71型疫苗的第三期臨床實驗,在台灣及越南兩地多所醫院進行兩年後,宣告解盲成功。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在櫃買中心線上重大訊息記者會上表示,腸病毒每隔幾年就在台灣大流行,「腸病毒是家長非常關切的問題」,高端預計今年第三季向衛生福利部申請藥證,希望可以縮短上市時程。陳燦堅也意有所指地提到,腸病毒疫苗原本是高端的旗艦型產品,「但後來有別的疫情,大家就忽略了」,他今天也沒有回覆任何與新冠疫苗相關的提問。

日期:2021-06-20

債券基金

3級警戒仍繼續,台股籌碼凌亂該怎麼玩?理財教母林奇芬:給2021市場調整年4投資建議

抗疫期間天天在家,你都在做些甚麼呢?與其補充食物,不如補充實力,特別是財務實力。只是,理財也要做對方法,做錯了,錢可能越來越少。做對了,更能輕鬆過好日子。

日期: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