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策略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策略上共有515項結果
台股

等待AI、電動車拉回後進場機會!贏家操盤手陳榮華曝Q3策略:鴻海、智邦...7檔看好個股出列

展望下半年,在指數空間有限、個股輪動表現的行情架構下,哪些夯題材中的個股可望續強? 哪些該減碼? 又有哪些整理過的低基期標的可望接棒上漲?

日期:2023-06-28

科技

人類分心逃不過AI的眼睛?你眼神渙散它就啟動電腦省電模式,這關鍵IP獲工研院菁英獎

素有「工研院奧斯卡獎」美稱的工研菁英獎,日前公佈年度五項金牌創新技術。其中一項搭上近期最熱門的AI熱潮,協助超過10家晶圓代工、IC設計等業者建立國產自主的AI人工智慧設計能力,只要在電腦鏡頭上裝上晶片,當使用者眼神渙散、分心時,電腦便可自動啟動省電模式,拉長運行時間。

日期:2023-06-26

政治社會

中小企業淨零意識高達9成,綠色運輸轉型勢在必行! IPCC:電動車減碳潛力大,6成台灣企業觀望中

《今周刊》與中華汽車合作綠色運輸轉型調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迎接淨零時代之下,運輸減碳的策略布局,並於週三(6/14)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主要發現,超過9成的中小企業已意識到未來將面對運輸碳中和的挑戰,並有5成以上企業認為綠色運輸具有急迫性,尤其是已被客戶要求碳盤查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建議或提醒供應商將運具改換為電動車,但透過問卷了解,仍有6成企業在觀望中,並普遍認為價格是轉型阻力。根據IPCC 2019報告,運輸排放占全球年碳排的14%,並且持續增加中,而其中72%運輸排放源來自於陸運交通工具;IPCC 2023報告另指出,由低排放電力驅動的電動車,具有陸運交通減排的最大潛力,因此,從運輸著手減碳已是企業實踐淨零的必修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車價格成本拖累轉型速度,但若有解方,如電池改租用、降低入手與使用成本,企業汰換意願則明顯提升!

日期:2023-06-14

傳產

運輸占總碳排達20% 黑手廠、小農品牌到寵物店都在超前部署 綠色運輸拚減碳 台灣頭家煩什麼?

全球ESG趨勢下,從上市櫃公司到中小企業都在拚減碳,但不可迴避的運輸碳排放該如何解決?《今周刊》調查結果發現,企業普遍有高意識的碳中和目標,九成上市櫃公司更希望供應鏈改換電動商用車。

日期:2023-06-14

傳產

88歲三花棉業創辦人病逝…14歲沿街賣襪、100萬起家成就王國:我死了棺木要巡廠一圈才能安心走

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周四(6/8)因病逝世,享壽88歲。三花棉業證實,施純鎰安詳辭世,兒孫至親隨侍在側。施純鎰曾創造出「我把關,你品管」、「你們需要的,三花都知道」等經典台詞,更親自上陣拍廣告,深入人心。他34歲時創立三花棉業,以三朵花的標誌發想,創造出第一雙三花棉襪。過去受訪時也曾提到,每天晚上都會穿著自家的襪子睡覺,每1款至少穿半年以上,確定品質後才能生產,可說是最嚴苛的「試穿員」。施純鎰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公司報到,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曾說過,「有一天我死了,一定要員工帶著我的棺木把所有工廠繞過一圈,巡視完才能放心!」三花棉業表示,創辦人先前已完成交棒傳承,全體同仁將在接班人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延續創辦人經營理念,於崗位上全力以赴,持續提供最優質產品,為棉製品產業及社會貢獻心力。

日期:2023-06-11

國際總經

精品業遇逆風,LVMH創辦人首富地位被馬斯克暫時「超車」…一窺狼性富豪併購哲學

全球精品業市場遭遇逆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Edouard Aubin近期在巴黎舉辦的一場主題為奢侈品的會議中表示,美國今年經濟表現相對低迷,恐會降低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Matt Garland 及 Adam Cochrane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美國經濟成長速度放緩,前景令人擔憂,預期投資者將對歐洲奢侈品類股進行觀望考慮。

日期:2023-06-01

債券基金

基金攻略》失落30年翻身 高唱消費復甦主旋律 跟著「股神」瘋日股 基金聚焦哪些夯題材?

隔了三十三年,日經指數近日再站上三萬點大關,今年以來漲近兩成。表面來看,外資是日股強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五月七日至十三日外資買超日股達八○八三億日圓,連續七周加碼;今年以來則累計買超二.五七兆日圓。

日期:2023-05-24

科技

大樹、杏一股價創歷史新高背後秘密!藥局雙雄親揭展店戰略:為何小型店賺更多?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而今年以來,大樹、杏一等藥局類股市值逐步擴大,大樹甚至躍居台灣市值第7大的生技類股,在營收成長的背後,有著哪些關鍵動能?

日期:2023-05-10

傳產

大樹、杏一股價創歷史新高背後秘密!藥局雙雄親揭展店戰略:為何小型店賺更多?

今年以來,大樹、杏一等藥局類股市值逐步擴大,大樹甚至躍居台灣市值第七大的生技類股。只是,在營收成長的背後,有著哪些關鍵動能?

日期:2023-05-10

傳產

「長榮航空創立時總裁有海運支撐,但我沒有呀!」張國煒不憂心外界對星宇3質疑,唯獨燒腦這件事

星宇航空第一條北美長程線開航,由董事長張國煒親自執飛至洛杉磯,在近乎滿班載客率的背後,這條至關重要的航線不僅能拆解出星宇的布局,更承載著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日期: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