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糾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糾紛共有1208項結果
政治社會

精神病患+罪犯雙重身分 引社區鄰避效應、醫護反彈 三年只設55床 司法精神病房頻碰壁

政府目標二○二五年在全台設置四八○床司法精神病房,並成立一所專責精神病院,安置受監護處分的精神病犯人,但推動三年進度落後,鄰避效應加上醫護反彈,兩大難題怎麼解?

日期:2023-10-04

房地產

情侶買房登記2人比較好?把第1間房登記女友名下,房產達人揭:共同登記弊大於利4考量

情侶或是夫妻一起買房,會擔心若是出了一部分錢,房子卻沒有登記在自己名下,以後感情生變,權利會受損,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建議採用「共同登記」來保障雙方的權益,以免其中一方未經同意就擅自賣掉房子。

日期:2023-10-04

健康

不想訓練出只會開刀的工匠!台大外科部招手「金師傅」,陳晉興揪10名年輕醫師拍微電影找人

台灣外科拉警報,連台大醫院外科中心要招募18名住院醫師,目前仍未招滿!為此台大新任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親自帶著10名年輕子弟兵,入鏡拍微電影,要用新世代的招募方式吸引年輕人,來尋找台灣未來的金師傅。

日期:2023-10-03

職場

工程師憂公司營運不理想、自己在裁員名單上...勞動律師提醒:企業因虧損資遣解僱,勞工也有6大權益

「今年以來資通訊廠商打庫存影響產業景氣復甦,各地科學園區裁員狀況也發出警報。據說截至9月22日,竹科、中科廠商通報裁員共222人,還不包括用協議離職的人數部分。我服務的公司今年以來也凍結人事,營運狀況也不理想,我擔心自己也被列在裁員名單,請問萬一遇到了,我該怎麼辦?」一位在園區廠商服務15年的工程師憂心忡忡地向我訴苦。

日期:2023-09-30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臺灣製造的社會住宅,打造與鄰里共好的開放空間,選用友善環境的建築材料,從設計到施工比一般建案更講究

社會住宅的建造過程需要一群專家的協力合作才能完成,在取得土地後,不僅在規劃設計上打造與周遭鄰里共好的空間設計,在施工過程也要嚴格監管以提升品質與安全,與一般的建案相比,社會住宅的建造其實還要更講究,為的是提供民眾一個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

日期:2023-09-28

國際總經

中國槓上印度,意外波及和碩擴廠!童子賢:調20位陸籍種子部隊去訓練印度員工 簽證被印方擱置半年無音訊

地緣政治不僅成為台灣科技業全球布局必須考量的重要變數,而且影響已經擴及在中國以外布局的多家中大型台廠。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透露,和碩在重要客戶要求下,持續布局印度產能,沒想到受到中國與印度多項爭議的影響,近期集團調動多位陸籍幹部去印度訓練當地員工,簽證被印度官方冷處理,而且長達半年都沒有消息。

日期:2023-09-27

政治社會

「陰間版都更」?黨國大老長眠的模範墓園,強索每坪300萬使用費,竟是因新北市府沒做好這件事?

位於新北中和的「春秋墓園」,曾被列為模範墓園,如今卻爆出新業者脅迫拆墓還地糾紛,逾4百名墓主組自救會搶救祖墳,劍指新北市府未做好把關責任,為不肖業者開合法化後門。

日期:2023-09-27

房地產

買法拍屋要注意什麼?一個誤判就可能價值百萬!他投入法拍市場20年:這1種繼承物件新手不要碰

不同於一般房屋買賣,買的單位是整戶,法拍屋市場經常出現產權拆散的問題。同樣地,這類狀況在法院筆錄也都會揭露。只是投標人自己必須注意。舉例來看,某個法院筆錄註明:xxx 號建物拍定後點交,x 年 x 月 x 日現場查封時債務人之母,在現場稱建物係由債務人及家屬居住使用,無出租或出借他人,惟現在實際情況如何,仍應請買受人自行查明注意。又或者原佔有人(及原承租人)稱:本件 xxxx 建號含有地下3層之停車位使用權,編號為 18,19 號。惟共有人間之分管契約為何不明,是否確有停車使用權,請應買人自行查明。如有爭議以實體確定判決為準,停車位拍定後不點交。以上這些註明事項,每一件都攸關得標人法拍的產權。

日期:2023-09-25

凱基說財管

值得客戶信任的財富管理品牌 凱基證券打造TRUST新使命 致力客戶富足人生

凱基證券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理念,透過「信任」的五個英文字母,打造出「TRUST新使命」,在今周刊《2023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中,榮獲最佳財富管理券商獎特優、最佳財富管理形象獎、最佳商品獎、最佳營業員團隊獎、最佳智能理財獎、最佳銀色友善獎、最佳風控獎、最佳永續發展獎、最佳客戶信任獎、最佳行銷創新獎等十項大獎,獲獎數成為證券業最大贏家,顯示凱基證券財管團隊的專業服務,打造出客戶最信賴的財富管理品牌。

日期:2023-09-21

政治社會

高雄2童目睹雙親遇害,家屬盼「不要一直逼回想事發過程」...律師指此案很特別:防「活人欺負死人」

高市苓雅區武廟路大樓,吳男疑因噪音涉殺害樓上羅姓夫妻,兩稚兒目睹父母遭殺害,出現心理創傷,男童奶奶嘆「為何一直要孫子做筆錄、難道不能一次問完?」律師指出,因小孩是全案的唯一目擊證人,凶嫌不吐實且保持緘默,檢警為求證據補強,只能請孩童再做一次筆錄,以免未來攻防時,活人欺負死人;不過律師也認為,警方對孩童警詢方式應可再周延,避免幼小心靈二度受傷。

日期: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