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絕對不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絕對不會共有849項結果
理財

軍公教夫妻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子女,不一定能回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日期:2023-10-17

國際總經

BBC記者目睹加薩慘況「跪地哭泣」、攝影師見這幕淚崩⋯他用文字傳遞血腥殘酷、生離死別的戰爭現實

地中海沿岸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過去一周以來成為全球焦點,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與以色列之間因多年宿怨爆發的軍事衝突持續,雙方死傷慘重。駐地的媒體記者以文字畫面傳遞血腥殘酷、生離死別的戰爭現實之際,還必須處理自己的悲傷情緒,每一個死傷數字很可能都是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

日期:2023-10-14

職場

表面張力

亞洲國家的年輕人,很流行「表面張力」的工作態度,事情只願做到主管交代的層面。事實上,只做到表面要求,不但意味著個人思考能力的喪失,也讓未來的升遷機會大大降低!

日期:2023-10-11

政治社會

備戰農業經貿 政院劃定「不得跨越的紅線」 鄧振中:台美倡議第二階段拚年底完成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於日前進入第二階段談判,究竟,第一階段完成了哪些項目?第二階段的方向和挑戰又是什麼?本刊專訪行政院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為讀者提供第一手解析。

日期:2023-10-04

國際總經

中國屋太多,杜甫也頭痛!老董跪地求銀行借錢…房市已積重難返,謝金河:拖愈久對經濟傷害愈大

中國屋太多,杜甫也頭痛!早上起床在香港信報讀到一篇有創見的文章,這篇文章標題:中國屋太多,杜甫也頭痛!我心裡想,唐朝詩人怎麼跑出來了?原來作者引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詩」中的「安得廣廈千萬居,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述說中國房地產的問題。

日期:2023-09-27

生活消費

自己買食材下廚比外食更省?日本家事達人:我在超市不會做的3件事…揭開常見「隱性浪費」行為

不少民眾認為,盡量減少外食、增加在家煮飯的次數,在隔天的上班日帶便當,能大大降低每月的飲食開銷,但真的有比較省嗎?有省錢達人在日本媒體上刊登專欄,寫道「省錢的最終方法是『不亂買』非必要的商品來維持食材預算,有很多產品是我在購物時會下意識地避免挑選」,以防止爆預算的情況發生。「每月靠2萬日圓維持一家五口生計,我想介紹3件我在超市絕對不會做的事情。」

日期:2023-09-26

全球股市

嘴裡說薪水少沒錢投資,卻開豪車拿名牌包...韓國股神:別為了看起來像有錢人,而遠離成為有錢人

大部分含著「土湯匙」出生的人都覺得自己很難成為有錢人,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看過身邊好多含著土湯匙出身的人變成有錢人,反而沒看過一輩子含著金湯匙的人。含金湯匙出身的人習慣花錢、不懂省錢,因此若不是超級大富豪,錢花著花著變得很落魄的情形很多。到頭來,出身是否有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備讓自己變有錢的習慣。

日期:2023-09-26

政治社會

屏東氣爆/明揚、明安殺跌停,逾萬張單排隊等賣…後續賠償可觀,成立信託基金「會存3-5億」

台灣最大高爾夫球代工廠明揚屏東廠爆炸釀逾百人死傷,周六(9/23)晚上21:56火勢終於撲滅,整整燃燒28小時,截至週日(9/24)消防局統計最新傷亡狀況,已造成9死、110傷、1失聯,其中消防人員殉職4人,明揚國際員工5人死亡(1女4男)。外界關心明揚的損失以及後續理賠狀況,週日(9/24)下午3點,明揚(8420)及母公司明安(8938)聯合召開重訊說明,包括明揚董事長劉安晧、明揚總經理呂英誠、明安董事長鄭錫潛、明安總經理周益男等人都出席,並向罹難者家屬與社會大眾致歉。明揚在重訊記者會表示,雖然超過保險理賠範圍,但會盡最大誠意理賠,只是公司恐面臨巨大財務調度壓力,明揚(8240)與母公司明安(8938)周一(9/25)股價跳空跌停,分別鎖在75.8元及69元,兩檔共有超過萬張單排隊等賣。

日期:2023-09-25

政治社會

陳吉仲下台勾起他對吳音寧的回憶…朱敬一:樸實農家子弟只會打「直球」,面對政治圈伸卡球只能凋零

首任農業部部長陳吉仲下台後,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有感而發,在週五(9/22)下午於臉書貼文感嘆:「不懂為何一個老老實實的陳吉仲會累積這麼高的社會仇恨值?」他更進一步指出,陳吉仲的情況讓他想起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當時吳音寧也是在吸滿社會仇恨值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朱敬一仔細思考後發現,吳音寧與陳吉仲都是標準的農家子弟,在農民的基因裡沒有「盤算計謀」、遑論「佈局鬥爭」,在官場形成一種「另類」,唯一會打的球種,就是「直球」,面對政治圈發出的「伸卡球」、「滑球」都不是應對高手。儘管在吳音寧辭職幾年之後,事過境遷,許多民眾都有「當時受到誤導」之憾。然而政治圈是殘酷的,吳音寧當年所受的屈辱,今天似乎還在重演。朱敬一感嘆:「我們沒有辦法限制政治圈的『球種』,但還是感慨與不捨優秀直球打擊者的凋零。」

日期: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