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經濟部工業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濟部工業局共有242項結果
科技

創能加值x產學共育 雙箭齊發 智慧電子學院建聯盟搭平台 優化臺灣半導體人才質量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尤其對於已位居全球戰略競爭制高點的臺灣半導體來說,人才的質與量,牽繫著未來成長動能,因此為了協助臺灣半導體培育並累積足夠的人才資本,不斷提升專業技術以及加速推動數位轉型,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多年來扮演關鍵角色,透過串聯產官學研資源、深化國內外技術合作、建立良好培訓及媒合循環模式等多元策略,支持產業完善人才養成計畫及運作機制,厚植創新升級沃土。

日期:2021-03-25

傳產

國營事業人事異動!台鹽台船之後 中油董座歐嘉瑞也請辭 

經濟部今天證實,中油董事長歐嘉瑞在農曆年前向經濟部長王美花請辭獲准,理由是年紀已大,想「解甲歸田」,目前董事長一職由總經理李順欽暫代。

日期:2021-02-18

科技

破除迷思》切忌用商用電子的觀念做車用電子 前通用整車總工程師:這兩個破口是台灣機會

擔任過通用傳統小型車、電動車開發總工程師的邱文祥,在汽車產業沉浸25年,在他眼中,品質與人身安全有關的風險管理,是跨入電動車產業鏈的核心,也是商機所在。

日期:2021-01-27

政治社會

《智慧新生態 健康新時代》論壇 臺北後疫情時代 建立與疫情共存的健康新常態

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向上攀升,各國醫療、檢驗與診療體系面臨嚴峻考驗,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9年11月23日舉辦2020臺北後疫情時代《智慧新生態 健康新時代》論壇,邀請產學研專家從政策面、產業面等角度,探討疫苗、快篩工具與通訊診療議題,呼籲大眾共同面對疫情帶來影響與改變,建立與疫情共存的健康新常態。

日期:2020-12-22

傳產

「黃金」變綠金!養豬兼賣電 每年多賺一百萬

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養豬業扮演了相當重要角色,目前約有550萬頭豬隻、每年約產出60萬噸排泄物,對環境造成極大傷害。然而若能將這些廢棄物善加利用,也能變成「黃金」!

日期:2020-12-01

科技

廢棄保麗龍也能變3C產品!?光寶科技用這招消滅「海洋垃圾」!

光寶科技「SEA HOPE 看到海洋的希望」專案,將海廢保麗龍回收再製成PCR(消費後回收)材料,重新運用在產品上,不僅協助離島解決海廢問題,也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精神。

日期:2020-12-01

傳產

年僅20歲在他鄉創業 他用一招讓大理石不再笨重 吸引歐洲業者上門

家裡配有天然石材,看起來氣派大方又有質感,是許多豪宅的象徵。隨著台灣石材業起起落落,花蓮一家石材業者嘉太,搭上循環經濟的潮流,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技術,再創產業新價值。

日期:2020-12-01

政治社會

轉廢為能!環保署結合芬蘭與民間力量 共推固體再生燃料

環保署為推廣「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簡稱 SRF),今(27)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固體再生燃料 轉廢為能」記者會,環保署沈志修副署長、芬蘭商務辦事處米高代表等產官學研各界出席,展現推動決心。環保署推動廢棄物燃料化政策,可解決高熱值廢棄物處理、減少化石原料及燃料開採。以發電為例,廢棄物於焚化爐發電效率僅約20%,若製造成為SRF並於專燒爐燃燒發電,其發電效率可高於30%,更具能源與經濟效益。

日期:2020-12-01

聰明理財

退休理財變全民運動 元大證券助贏在起跑點

滴答滴答,這是勞保年金破產的倒數計時。根據最新的精算報告,勞保年金的破產時程可能再度提前,二○二六年就可能面臨破產。退休理財原本就是一場馬拉松競賽,但隨著勞保破產提前, 馬拉松可能變成「超級馬拉松」。根據政治大學與台灣人壽於今年七月共同發布的「二○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顯示,退休準備年齡從過去的四十三.二九歲,大幅提前到三十七.八七歲。年輕世代面對未來的危機意識增加, 投資商品首選不再是定期存款,而是股票及債券。

日期:2020-11-25

科技

這竹科大廠全年EPS達30元! 通吃台積電、三星訂單 南韓總統更親自為新廠揭幕站台 怎麼做到的?

台積電(2330)執全球晶圓代工牛耳多年,久居第二名的南韓三星電子則喊出2030年要取代台積成業界霸主,但這兩大半導體巨擘有個共通處,就是矽晶圓供應商名單裡,都有台灣的環球晶圓(6488)。若打開環球晶歷年財報,可發現2017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不僅營收躍升150%至400億元台幣以上,每股純益(EPS)首次達到兩位數,過去兩年更衝高到30元以上,甚至有外資喊出今年可望第三度年賺三個股本。環球晶圓是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矽晶圓生產商,原本是母公司中美晶(5483)的半導體事業部,2011年分拆獨立,誕生至今不到十歲,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要角,這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