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維護品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維護品質共有12項結果
生活消費

蘇丹紅沙茶醬掃到三媽臭臭鍋:停賣麻辣鍋、不給加辣!近9千公斤產品全出貨,零售福華沙茶醬能退貨?

由津棧公司違法進口含「蘇丹紅」的辣椒粉,其中8988公斤銷往南投縣金福華食品,到場稽查發現現場僅剩13.22公斤,其餘全部製成沙茶醬出貨未有庫存,恐已流往各大餐廳、火鍋店,公司已通知下游廠商139家下架回收。其中,連鎖小火鍋「三媽臭臭鍋」上游廠商坦承有買到蘇丹紅貿易商的貨,但確定沒有使用到給三媽產品上,南投衛生局已要求該供應商回收下架相關產品,三媽使用的原物料是否需要回收尚不確定。三媽表示,因應蘇丹紅食安風波,3/4就先行自主管理,在供應廠商檢驗報告結果出爐前,全面暫停販售麻辣鍋、不提供加辣服務。金福華在週日(3/10)晚間發出聲明,表示已經取消使用該原料、改用生鮮辣椒作為原料,但不少人家中有福華沙茶醬、甚至是日常備品,紛紛湧入官網詢問是否能退貨,而金福華臉書小編一一回應卻讓民眾更火大。金福華臉書回應表示:「今日此事件, 福華沙茶系列的批號並沒有受汙染的,如你有疑慮再麻煩你私訊我,會有專人協助你退貨/費事宜。」讓民眾覺得處理沒有一次到位,甚至因為很麻煩就會不想退貨了。

日期:2024-03-11

生活消費

年初才說暫無漲價想法...派克雞排今再喊漲,1年連3漲!創辦人曾咬牙告白「能賺錢的雞排價」

知名連鎖雞排店「派克雞排」又要漲價了,從4/17起,一片要價80元的雞排再度調漲至85元,而這也是派克雞排一年內連續第3次調整價格。創辦人李存祥2022年5月時曾接受《今周刊》專訪坦言,一片雞排80元只是打平,真要賺錢可能要90元以上;而他2023年1月也咬牙表示,深知民眾生活壓力大、暫無漲價想法,如今4/17確定喊漲,掀起不小討論,有網友酸「乾脆漲到100元好了,85元我是不吃的」。

日期:2023-04-17

傳產

「要讓LINE TAXI每個合作司機都有收入!」疫情下最痛苦的運輸業和餐飲業如何攜手求生

疫情蔓延,過去熱鬧的台北街頭,在五月中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後,變得空蕩蕩,餐廳裡不見人潮,馬路上的車也少了。民眾不出門,最直接受害的就是餐飲業和運輸業,餐飲文化顧問Foodie Amber創辦人林蓉觀察,疫情過後,「全台餐飲業營業額掉了八成。」而LINE TAXI執行長陳泰成也表示,「計程車的叫車需求少了一半。」

日期:2021-06-17

傳產

獨家專訪台灣精品豆進口龍頭 尋豆大冒險 守成老董深入戰地

台灣走向精品咖啡階段,主要約在二○○四年至二○○九年間自家烘焙帶動,將風潮衝出來。」從未在媒體曝光,首度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的守成咖啡董事長翁榮鴻,談起咖啡經頭頭是道,他就像台灣咖啡發展史的活字典,信手拈來就把台灣咖啡生豆和工具的進化說得一清二楚。

日期:2020-01-02

生活消費

【第十二屆理想品牌調查】Dyson賣產品更賣尊榮服務

說到吸塵器,你會想到什麼品牌?《今周刊》最新一屆商務人士理想品牌大調查,今年首度新增「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品項,最終英國高檔家電品牌Dyson以四七.四%的壓倒性比率,遙遙領先亞軍近二十個百分點,穩居年收入百萬元以上商務人士理想品牌冠軍。

日期:2019-12-18

科技

產業領航先鋒──工研院新科院士出爐!

2019年10月15日,工研院公布今年新科院士!透過前瞻研發、跨領域創新的努力,工研院結合5位新科院士的高瞻遠矚,為產業提供建言、擘畫願景,灌注台灣的永續新能量。

日期:2019-10-16

生活消費

保住米其林不須調漲

義大利一家星級餐廳要價僅約50歐元,訂位已排到18個月後。只雇用廚師並輪流擔任侍者,直接採購食材,讓成本降到1/3,顛覆米其林餐廳成本和品質折衷的兩難。直接採購食材,讓成本降到1/3,顛覆米其林餐廳成本和品質折衷的兩難。

日期:2018-06-21

行銷

全世界最會賣奇異果的人,再拚台灣香蕉奇蹟 搶3兆商機 水果特攻隊來了!

50年前,台灣以「水果王國」聞名全球,卻幾經波折而節節敗退。現在,正是重新擦亮招牌的關鍵時刻。全世界最會賣水果的台灣人,將以香蕉為前鋒大將,領軍水果特攻隊,翻轉台灣失衡的產銷結構,進擊全世界。一場香蕉、芭樂的百億元關鍵戰役,已悄悄揭開序幕。

日期:2016-10-19

管理

經營要升級》Netmarble攜手騰訊 逆勢打開中國市場 韓國最大手遊商 邀敵營入股讓自己變強

「七騎士!七騎士!七騎士!」農曆年假期間,全台觀眾都被一個手機遊戲(簡稱手遊)的電視廣告所洗腦。這個號稱「全球唯一華麗戰略新手遊」的〈七騎士〉,就是出自韓國最大手遊公司Netmarble。

日期:2016-03-31

政治社會

速訂「危險犯」條款 食品有害就法辦

從塑化劑、毒澱粉到餿水油,黑心食品之所以層出不窮,表面上原因是業者為壓低成本罔顧消費者權益;但追根究柢而論,讓不肖業者前仆後繼的,其實是政府單位權責不清造成的執法漏洞,以及嚇阻力薄弱的食安法令!

日期: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