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緊急使用授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緊急使用授權共有101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不能用買的? 3個原因看台灣為何靠「捐贈」才能有疫苗

美日兩國為何要致贈新冠疫苗給台灣?近日各項報導出爐,有的說是日本感謝台灣在311地震時曾經伸出援手,針對美國則認為台灣是美中對抗的最佳盟友。不過若是排除這些外交因素,台灣並不是第三世界落後貧窮國家,為什麼會「淪落」到需要靠兩大國際盟友來捐贈疫苗?三大因素都和國際疫苗的搶購息息相關。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端午交通管制今晚21時啟動!匝道車流緊縮、紅燈變長 王國材盼體諒:確實要讓國人不方便

因應端午假期來臨,交通部祭出匝道管制且今晚21時就會啟動,避免國人南來北往的車流量過多,坦言「這樣的實施確實讓國人不方便」,因此呼籲國人盡量不要出門移動。至於今日本土新增286確診、24例死亡個案,陳時中表示,疫情看起來比上週來得少,但是一樣不能輕忽、隨時提高警覺。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高端宣布:新冠肺炎疫苗解盲成功!將申請緊急授權

高端疫苗(6547)今(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其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MVC-COV1901,已進行二期臨床實驗解盲,且解盲成功,將盡快把分析報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至食藥署,進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去年10月東洋與BNT採購疫苗的談判,從3千萬劑變成200萬劑,破局關鍵是什麼?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蘇貞昌:8月底前1000萬劑疫苗到位! 回應網傳謠言「日外相沒這麼說」 要警政署查辦!

台灣疫情嚴峻,日本政府上周空運124萬劑AZ疫苗送抵台灣,但網路卻瘋傳一段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國會備詢影片,內容指「台灣政府沒想要很多(疫苗),只要6月擋一下就好,7月就會有自己生產的疫苗了」。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赴立法院報告紓困4.0特別預算案,會前被媒體問及此事時回應,「這是很惡毒的謠言,並沒有如謠言所說這樣的話」,原文都已經翻譯在網路上了。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國產疫苗爭議,黃崇仁表態挺:照著國際標準做,大家都會支持

日本、美國接棒送愛心給台灣新冠疫苗,可以說是及時雨,本身是醫學博士,也有在研發疫苗的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專訪時表示,其實台灣可以再多點耐心,無論莫德納或輝瑞在三期結束、獲准商品化後,就都可以自由買賣。

日期:2021-06-06

全台防疫報導

傳郭董爭取疫苗代工 陳時中「歡迎」並鬆口:疫苗下週緊急授權

永齡基金會日前表示要向莫德納爭取500萬劑疫苗,今又傳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有意爭取疫苗代工。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生技產業在台灣做代工或授權製造,政府都非常歡迎並會予以協助。

日期:2021-06-05

全台防疫報導

談國產疫苗爭議 柯P:很抱歉,我們沒辦法支持中央的說法 對疫情「陷膠著」他這麼說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日於疫情指揮記者會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戰況膠著」,接下來得比意志力。他也建議中央政府,只要是獲國際認證的疫苗,「能打就先打一些」,尤其目前疫情還在雙北地區,尚未擴散至全台各地,「如果在這個地方,疫苗一打,至少先封住。」

日期:2021-06-02

全台防疫報導

佛光山想捐疫苗》嬌生回:只跟政府接洽! 專家秒解「眉角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從佛光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到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都紛紛跳出來,願意協助台灣最快方式取得疫苗。然而,佛光山想採購疫苗的對象美國製藥巨頭嬌生公司(Johnson &Johnson)對此卻回應:「只跟政府接洽。」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火線爭議解析〉採購背後規則,誰說了算

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想方設法找疫苗,中央指揮中心卻被質疑「冷處理」?國產疫苗公司高端股價狂奔猛竄,人為炒作的成分該如何分析?去年十月東洋製藥與BNT的疫苗採購談判,究竟為何破局?人心惶惶的時刻,揣測、耳語四起,但這些火線上的爭議,可以用更理性的討論找到問題核心。

日期: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