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肉品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肉品共有558項結果
政治社會

馬祖阿兵哥「沒肉吃」,邱國正道歉、緊急運肉去還沒完…監察院出手調查究責國防部!

今周刊編按:馬祖近期因缺乏肉品,駐軍吃了數日白飯加罐頭,疑有官兵在防區顯眼沙灘處寫下「馬防部伙房都沒肉,肚子餓只能吃罐頭」等「抗議」字樣。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3/6回應,以交通船運送2天份冷凍肉品至莒光地區,並已完成卸載,C-130運輸機上午也將載運5.2噸冷凍肉品至馬祖地區,供全防區官兵10天伙食所需。國防部長邱國正對此表示,馬防部告知運補船故障,會多方面來彌補這問題,而且因為天候問題,也不能去責怪官兵,針對運補船整補或汰換也都有相關配套,對不周延的部分向官兵道歉。不過,監察院週三(3/8)表示,馬祖官兵面臨缺糧問題恐影響戰力,因此監察委員賴鼎銘、浦忠成、陳景峻已申請調查。監委強調,軍方未重視駐防官兵權益,恐影響民生及軍方作戰士氣。究馬防部駐防官兵面臨缺糧之實情,及離島物資長期運輸面臨之困境為何?相關基本民生需求及戰備補給,有無面臨相同問題?相關人員有無涉行政違失責任?權責單位之因應方案及解決措施為何?實有釐清調查之必要。(原文刊載於2023/3/6,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蛋荒最快5月緩解?全球大缺蛋,還有很多雞場不敢通報禽流感…台灣第一線蛋農曝心聲

「雞不好養……」台灣蛋農面對強勢禽流感、氣候變遷和高昂的飼養成本,緩緩道出心中無奈。如今全球都面臨缺蛋危機,這波蛋荒為何如此嚴重?會持續多久?儼然成了現下全民最關心的議題。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梅花肉要少吃?10頭有6頭「打針有病變肉瘤」…他在豬肉攤工作談「賣肉經」,農委會出面了

近日網路上流傳,豬肉部位中的梅花肉容易長出「病變的腫瘤」,主要是此部位接近打針的地方,因此建議盡量少吃。農委會週三(2/22)傍晚澄清說明,國產毛豬在屠宰過程,均經過屠檢獸醫師逐頭檢查,多年來已建立完整肉品檢查及汰除機制,如有發現不合格之肉品,均判定廢棄不會流入市場,衛生安全無虞,消費者可安心食用。

日期:2023-02-22

生活消費

春遊 舊城新事

在國內旅遊熱潮爆發的這一年,島內的幾個老城區,不約而同地將許多廢棄、老舊的景點做改造。當荒遺數十年的廢墟以新面貌再造人氣、已成經典的基本款觀光景點再闢新玩法,春遊台灣最新的老據點,好玩、好吃、好買,在旅行間重新感受在地蘊藏的文化厚度。

日期:2023-01-17

傳產

一年漲價三次,起碼一年才能穩住陣腳…雞肉業者哀嘆:禽流感宛若我們的「晶片荒」!

新冠疫情漸退,但禽流感疫情鋪天蓋地襲來,台日二地雞肉業者都受到不小衝擊。店家菜單價格上漲,消費者進餐廳吃雞肉料理的花費,也跟著禽流感與日俱增。

日期:2023-01-12

健康

她把蔬果雞肉一起洗,忽略這關鍵「害兒腹瀉出血」...煮雞肉前先洗是錯的?專家分享5正確撇步

從市場或超市買完肉該如何處理才正確?許多人買肉回家都覺得「要洗過」,把血水和髒汙洗掉才乾淨,但專家提醒,生雞肉買回來不要用水洗,以免細菌四散,沾染其他食物與用品,造成食物中毒。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曾分享,有一名孩子因吃了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狂腹瀉甚至拉到出血;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指出,生雞肉再買回來後不要再做清洗,因為產生的「沙門氏菌」被人體吞食後,嚴重會造成嚴重腹瀉與血便。

日期:2023-01-09

傳產

獸醫師創業,營收兩年成長40倍!三重7人小新創,如何搶占全台一年500億寵物商機?

「粉刺調理露、蠶絲蛋白皮膚修護精華、關節保養膠囊⋯⋯」五花八門的保養品、保健食品一字排開,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品項,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給人使用,而是一名具10年臨床經驗的獸醫師,專為寵物設計的產品。

日期:2023-01-05

美食旅遊

肉品專家文青魂 「黑橋牌」飲食文化的扛旗手

說到黑橋牌,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早些出生的世代想到的是香腸首選好滋味及逢年過節買禮盒自用或送禮的記憶;近期出生的世代,除了之前的印象外,也多了涮嘴的條子肉乾、德式香腸、西式培根記憶。藉由不同世代的印象,見證美食文化扛旗手的成果軌跡。

日期:2022-12-28

生活消費

「低蛋價」日子回不去了!每天300萬缺蛋需求難補…不只台灣,全球雞荒蛋荒正在發生中

農曆新年將近,但雞蛋、肉品價格居高不下。卜蜂表示,台灣目前市場每日需求缺口高達200萬顆到300萬顆,預期要到明年4、5月天氣開始溫暖才會趨緩,蛋價也僅略跌10到15%,低蛋價的日子恐怕是回不去了!另海外的禽流感與豬瘟,影響進口量,連帶雞肉、豬肉價格至明年上半年恐難下降。

日期:2022-12-23

品味收藏

人生勝利組為何成返鄉青農?從財務長到養鵝人,40歲「這件事」成人生轉捩點...科學化力拚翻轉產業

以唐朝詩人駱賓王《詠鵝》詩中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蔡英地為公司取名「向天歌創新農業」。不只是養鵝,而是志在建立一套青農可返鄉發展的產業模式。根據《財訊》報導,沿海的雲林縣四湖鄉,東北季風已經刮起風沙;典型人口流失嚴重的鄉村,這幾年因為數棟矗立的太陽能建築,稍微改變荒蕪田園的地貌。建築物沒有傳出轟隆的機器運作聲,而是潔白、肥碩的鵝群在水池洗浴的呱呱聲。在生物安全管理機制運作下,養出的健康白羅曼鵝,送到各地鵝肉店,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鵝肉料理。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