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言下之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言下之意共有388項結果
台股

存股17年,國中代課老師躺領250萬股息、身價膨脹6千萬:存股,我選這4種股票

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1歲時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250萬元。

日期:2022-12-09

焦點新聞

18歲青年「摻」政治複決失敗,下一步怎麼走?專家提兩條路...

台灣首次修憲複決「18歲」公民權,在有效票僅29%之下宣告失敗,中選會日前正式審定並公告「不通過」,台灣成為民主國家唯一18歲不具投票權的國家。外界反應修憲門檻過高、公民審議機制不健全,未來18歲公民權該如何落實?專家提出釋憲與直接修法二大可行之道。

日期:2022-12-06

債券基金

利多題材漸發酵 經濟成長動能續強 熱錢默默回流 東協基金上演逆轉秀?

下半年全球聚焦東協,印尼、泰國等成員國成了國際領袖峰會東道主。東協國家今年經濟成長有目共睹,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明年是否還有好戲可看?

日期:2022-11-30

2022縣市長選舉

柯文哲卸任回台大醫,但他已成功跨出北市!民眾黨「槓桿」出更多2024總統大選籌碼

2022九合一地方大選,民眾黨除了高虹安以9萬8121票當選新竹市長外,全台還當選了14位議員、9位鄉鎮市民代表、1位村長以及1位里長。雖然身兼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說台北市長交接後將回台大醫院,但外界認為2024總統大選他勢必不會缺席,繼續扮演牽制藍綠板塊移動的第三勢力。

日期:2022-11-27

金融

富邦金擁1100億可供股利分配!明年要發多少給股東?總座透露風向這樣說…

在經過防疫保單與淨值萎縮之亂後,金融業者元氣大傷,讓投資人擔心明年股利發放可能大幅縮水甚至歸零。富邦金(2881)週五(11/25)法說會上,總座韓蔚廷面對股利問題回應:(帳上)還有1100億元可供股利分配,要投資人不用擔心。

日期:2022-11-25

2022縣市長選舉

藍綠白選民都無感…這次選舉大家都「躺平」,最後一夜誰催得出票「誰就能笑到最後」!

九合一選舉明天投票,今晚藍綠白大拚場,召喚最狂熱的粉絲。這次不少人對檯面上候選人無感、出門投票意願低,投票所恐剩對特定政黨最為死忠的選民。「投票有什麼意義?」當投票所只剩傳統地方組織最容易動員的民眾,且能左右選舉結果,各黨當然傾向切大餅綁樁、或端牛肉政策討好特定族群,與選民利益最切身相關的公共政策討論就顯得不重要,施政結果也會越來越走向極端、離大眾利益越來越遠。

日期:2022-11-25

焦點新聞

王世堅一句「欠黃珊珊一次」,綠營王浩宇背後操戈喊配票!「扶龍王」命格加持能轉化選票嗎?

台北市政治圈素有「王世堅」現象,因為民進黨市議員王世堅網路聲量高,只要被他罵過的人都官運亨通,包含馬英九、柯文哲,被罵越兇、聲勢越高,外界戲稱「扶龍王」。王世堅日前一句「欠黃珊珊一次」,稱黃珊珊是對抗財團的戰友,被質疑棄綠挺白,遭綠營網友群起圍剿,同黨同志王浩宇更趁勢要支持者配票同選區其他議員,王世堅為此氣急大罵王浩宇是「聽主人話的太監」,將口水戰再掀另一波高峰。由於今年選情冷颼颼,中間選民缺乏非出門投票不可的動機,地方議員的人際關係成重要關鍵。不論王世堅實際挺誰,他的網路高聲量,要順利轉為黃珊珊的得票數仍有待觀察。

日期:2022-11-21

2022縣市長選舉

一人拖垮全黨?高虹安品牌人設大崩毀,民眾黨除了藍綠夾殺還有什麼隱憂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小金庫」事件越演越烈,隨著僅內部人士可閱覽的薪資帳目接連曝光,高虹安說法始終難讓人完全相信是真相全貌。高虹安清新人設品牌崩毀,讓民眾黨長期自豪的清廉形象大打折扣,更讓黨主席、北市長柯文哲主張的公開透明「新政治典範」備受質疑。柯文哲除了力挺高虹安外,該優先考慮的,是如何讓高虹安誠實面對選民,說服支持者重拾對民眾黨的信任。

日期:2022-11-16

傳產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新北市汐止區的大同路旁,頂樓加蓋的鐵皮屋隨處可見,一棟棟紅磚瓦牆的中古公寓成排並列;走上階梯,機器俐落的裁切聲響由遠而近,一家專注於加工製造的台灣典型中小企業畫面浮現眼前。它,是資本額僅6千萬新台幣、員工數不到200人,主營各類線材研發與製造的新呈工業。

日期:2022-11-16

國際總經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談到「淨零轉型」四個字,不少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趨勢的投資人,或許直覺想到的,是蘋果、微軟、台積電,是在各國具一定規模與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但,過去一年,這個曾經被視為相對「高大上」的字眼,開始進入了台灣中小企業的視野,甚至,已衝擊到不少企業的營運日常。面對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中小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今周刊》的獨家調查將告訴你答案。

日期: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