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計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計數共有1012項結果
保險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384期︱努力存股賺錢,才能發揮對社會正面貢獻

日本《下流老人》一書,引發日本與台灣的貧老意識蔓延,強化退休安全網以及老人福利的聲浪日漸高張。總編認為,此風萬萬不可長,無謂的貧老危機感不僅對經濟民生將帶來危害,愈來愈豐厚到不合理的老人福利更是在佔年輕下一代人的便宜。

日期:2023-09-27

房地產

從928檔期看《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上路後推案影響!張欣民喊話政府:別讓市場瞎子摸象

很快地房市來到下半年重頭戲928檔期,由於今年是《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實施後第一個928推案期,更是引發各方的高度關注,只是檢視一下目前市調資訊,卻讓大家看得霧煞煞,一說是推案逆勢增長,另一說受政策干擾,業者信心不足,推案量跟著衰減,兩個截然不同的數據與解讀,不禁讓人感慨,都已是甚麼時代了,我們對於房屋市場中預售屋的供給量,竟還停留在瞎子摸象的階段!

日期:2023-09-23

金融

「抱歉,先生,我們不收現金!」21世紀數位支付下的荒謬:除了供需,我們還必須解決供需的供需

基礎經濟學教科書開頭那幾頁所描述的場景,不禁讓人聯想起《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情:立場對立的兩幫人馬─買方和賣方─前者擁有金錢,後者則擁有貨物或服務,雙方展開了緊張的對峙。期間買方反覆檢視需求曲線,提出他們願意購買的條件,而賣方則仔細打量供應曲線,提出他們願意出售的條件。在曲線相交處,買方與賣方終於達成合意,買方交出一定數量的錢,從賣方那裡取得等值的貨物。而這個和氣收場的成交點就是市場價格。

日期:2023-09-21

科技

高雄市政府善用AI、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民眾有感的智慧城市 用科技提升交通、醫療等效率,市民滿意度拿下六都第一

接軌國際趨勢,高雄市政府運用AI(人工智慧)等數位化工具於交通、醫療、淨零轉型等領域,透過AI大數據分析來找出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搭配市政府具有彈性的各種作法,讓民眾生活幸福感增加,朝向國際一流的智慧城市邁進。

日期:2023-09-21

傳產

蘇純興找點子王串聯升級服務 十五天湧進五萬用戶 和泰當旅遊界IG 喚醒沉睡用戶

和泰今年九月正式對外公開的全新App「去趣」,短短十五天累計五萬會員,和泰再次用一個瘋狂的點子,為移動服務下了一個全新注解。

日期:2023-09-20

生活消費

悠遊卡推「企業員工通勤碳排統計數據服務」 8月員工人均減碳28公斤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正式成立,淨零碳排成為企業現在最熱門話題。擁有全台最多交通數據、長期以來服務全台八成以上交通運具的悠遊卡公司,推出「企業員工通勤碳排統計數據服務」,並於今年率先進行悠遊卡公司員工通勤碳排調查,8月份平均碳足跡為每人28.86公斤,相較搭乘汽車減碳量,每人平均減碳28.21公斤。

日期:2023-09-15

科技

綠電支撐企業國際競爭力 在地綠電決定城市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臺灣目前的中小企業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其就業人口約占整體的8成,銷售額超過26兆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駐外台商回流投資,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外銷表現,卻也使年度用電量不斷攀升,能源議題亟需解方。中小企業一直是臺灣經濟的命脈與基石,面對減碳需求,中小企業受制於產業性質、規模與融資等條件,能源轉型相對困難,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資源規劃綠電發展,帶領中小企業迎向綠色時代,將會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日期:2023-09-12

全球股市

股市大跌是程式交易、量化投資害的?5點分析揭開事實的真相!

近日,市場上關於量化投資的負面言論和批評層出不窮。原因除了許多量化基金今年以來都正收益、但是主動公募基金大部分還是負收益之外,近期發生了一件事更是讓市場炸鍋,認為都是量化惹的禍。

日期:2023-09-11

台股

外資賣股匯出、融資打死不退,郭恭克:台幣不回升,台股就不易突破盤局

截至9月6日止的近20交易日,台股指數最高點為16,841點,最低點為16,264點,高低差距577點;近5個交易日,指數最高點為16,841點,最低點為16,619點,差距更縮小至僅222點。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