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該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該黨共有7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右派崛起 「限制移民、反對綠色新政」衝擊核心價值 歐洲議會改選 歐盟27國「向右轉」

五年一任的歐洲議會選舉,今年無疑是衝突性最高的一次,勢必改變歐洲既有的政治路線,甚至可能重新定義「移民」、「綠色新政」等歐洲視為驕傲與進步的核心價值,歐洲正在巨變的轉折點上。

日期:2024-06-05

國際總經

英國7/4全國大選、國王查爾斯應允解散國會!保守黨贏面可能不高,為何首相蘇納克仍決定要提前?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5月22日宣布,全國在7月4日舉行大選。他表示,國家面對的不確定時刻,因此呼籲民眾選出有明確的計劃和大膽的行動的政黨。蘇納克在首相府外發表講話,稱已向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提出在7月4日大選前解散國會的要求,並認為英國民眾需要在建基於現有的進展,或是回歸一個沒有計劃和肯定的基本步。

日期:2024-05-23

政治社會

紐約時報:比起蔡英文,習近平更討厭賴清德「北京什麼都記著」...賴執政將比過去8年更艱難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5-20

政治社會

藍白推「國會改革」僅排一場公聽會?民進黨團提三主張:國會要健全而非擴權、濫權

藍、白陣營競相提出國會改革提案,要求國會擴增「調查」、「聽證」權。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周一(4/1)答詢時表示,這次總統選舉,大家有共識要國會改革,而國會從82年立委全面改選以後已改革多次,有漸進在處理。他強調各黨團所提修法版本,都值得立法院進一步研究。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詢答時呼籲各黨團表示,國會要健全但不是「擴權」,更不能濫權,他強調國會要監督官員,不能越權,更不能侵犯人民的權利。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說明民進黨國會改革三項主張。首先,國會改革不是兒戲,不能競相喊價,重大法案應多召開公聽會,一定要捍衛程序正義。第二,該修憲就修憲,修法改革不能凌駕憲法;第三,若在野黨強行以多數通過違憲的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將聲請釋憲。對於藍、白立委的版本中,有些想擴張至對一般人的調查,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認為,以台灣情勢來說,若給各地方勢力在立法院私設刑堂,叫一般人來問話,不來或不好好回答還要處罰,這不僅是不適當,而將是「一場災難」。

日期:2024-04-01

政治社會

立院龍頭激戰韓國瑜贏了、江啟臣當選副院長!「韓江配」再現分立政府時代,24年來首見

國會龍頭之戰周四(2/1)揭幕,在立法院長首輪投票中,儘管過程出現1票爭議票,但第一輪選舉由國民黨韓國瑜取得54票、民進黨游錫堃51票、民眾黨黃珊珊7票,藍綠白皆無人跑票,因無人取得過半票數,由韓、游此進入第二輪投票。在完成第二輪投票後,國民黨52+2票「票票入匭」,全數投給韓國瑜,民進黨51票也無人跑票,全投給游錫堃。民眾黨8席立委決定院長第二輪投票不進場,最後由韓國瑜過半數票勝出。接續登場的是立法院副院長選舉,國民黨推江啟臣、民進黨推蔡其昌,民眾黨這次則決定自推立委張啟楷人選。首輪投票結果,由江啟臣獲得54票、蔡其昌獲得51票,張啟楷取得8票,藍綠白均無人跑票。在副院長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民眾黨團決定比照院長選舉第二輪投票,因此不進場,最後投票結果揭曉,江啟臣依然獲得54票、蔡其昌則獲得51票,由江啟臣贏得過半數選票勝出。最後,因民眾黨決定院長、副院長均投自提人選,且兩場選舉的第二輪投票都不進場,以及藍、綠兩黨均無人跑票情況下,第11屆立法院院長、副院長由韓國瑜、江啟臣兩人均以「52+2」(親藍的無黨籍2票)票當選。這場選舉結果,揭示接下來4年將是總統府、行政院由民進黨執掌,國會則由國民黨囊括第11屆立法院院長、副院長。這是繼陳水扁政府在2000年失去國會多數黨地位後,時隔24年我國再度進入「分立政府」時代。

日期:2024-02-01

政治社會

黃珊珊參戰立院龍頭,民眾黨背後目的只有1個!韓國瑜當選勝率已揭曉「副院長還有戲」

新國會龍頭之戰周四(2/1)登場,掌握關鍵8票的立法院民眾黨團,在立法院長、副院長選舉前一天的今天(1/31)突宣布,將於立法院院長選舉中,一致投票支持該黨黨團成員黃珊珊,而非藍營人選韓國瑜或綠營人選游錫堃。民眾黨團稱,無論是民進黨「堃昌配」或國民黨「韓江配」,都對他們所提國會改革四大訴求表達支持,但特別點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許智傑抹黑他們「私設刑堂」、「密室協商」、「密室協商」、「過度自抬身價」,企圖移轉民進黨國會改革跳票8年的事實。政治學者王業立分析,民眾黨做此決定,主要是在宣示其不屬於小藍或小綠的立場,也要強調其小黨的自主性與關鍵小黨力量,因此若藍綠白都無人跑票,自然就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機會最高。至於副院長選舉可能結果,王業立認為,新選出的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已言明這一票不會投給蔡其昌,且民眾黨曾傳出說對綠營會支持游錫堃(當院長)、藍的支持江啟臣(當副院長),因此他研判民眾黨對江啟臣好感度高於蔡其昌,所以院長、副院長由藍軍通吃的機會相對高。

日期:2024-01-31

政治社會

蕭萬長之後,馬英九也出手「護藍」!自掏腰包買2版廣告喊「集中選票」:促成政黨輪替,督促聯合政府成形

2024總統選戰進入最後階段,繼前副總統蕭萬長週三(1/10)署名在3大報頭版刊登全版競選廣告,喊話「集中投藍,不白投」之後。前總統馬英九周四(1/11)在《聯合報》3版、《中國時報》5版刊登廣告,馬辦表示,出資者和廣告主都是馬本人,是馬英九有史以來第1次自費刊登廣告,喊出「集中選票」。馬英九也在臉書貼文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集中選票,促成政黨輪替,不能再讓危害臺灣人民安全,掏空臺灣命脈,把中華民國當成災難的政黨與政客繼續執政」。馬英九強調,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已公開表示,「藍白合」的六點協議依然有效,如果能促成政黨輪替,未來聯合政府勢在必行。「我是六點協議的見證者,如果能促成政黨輪替,我一定會督促聯合政府成形,落實藍白合作的六點協議。」最後他也呼籲,「我摯愛的臺灣鄉親,您手中這一票,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投,還是為子孫、為親友、為所有臺灣人的利益而投。我們一定要集中選票,促成政黨輪替,保住臺灣的安全,保住中華民國的未來。」其實週三(1/10)3大報,包括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的頭版,皆出現以手印組成的中華民國國旗圖像,上面寫著「1/13集中投藍,不白投;政黨輪替,真民主」,落款為前副總統、行政院長蕭萬長。然而署名雖是蕭萬長,但仔細看右下角,出資者並非蕭萬長,而是全球海外台商KMT之友會總會長劉雙全,算算他可能砸下數百萬元,刊登3大報全版廣告力挺侯康配。

日期:2024-01-11

政治社會

立委奇葩政見》43歲清潔員公開求婚、目標得0票「我都不會投給自己」...他更狂:火鍋不能加芋頭

進入2024大選最後衝刺階段,中選會網站公告本次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的選舉公報,提供選民查閱候選人資料、政見等資訊;過往選舉公報經常出現候選人提出奇葩政見,吸引選民注意,這次也不例外。像是台北市第6選區、登記5號的朱翊銘政見主張「火鍋不可加芋頭,咖哩飯不得拌」、基隆市登記2號的黃傑陽喊出「刑罰太輕,增加罰寫制度(罰寫道德經)」;現職為清潔員、登記彰化縣1選區的蘇群傑,則是繳了20萬保證金,在選舉公報上公開求婚。

日期:2024-01-04

政治社會

郭台銘出手了「藍白郭」對話全曝光:侯柯拜託我別登記...3人相約今天「面對面重新省思一下」

總統參選登記截止進入最後倒數,「藍白合」誰正誰副仍僵持不下。獨立參選人郭台銘、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在周三(11/22)分別委由副手人選賴佩霞、競選總幹事黃珊珊,前往中選會領表。外界關心「藍白合」若破局是否有「柯郭合」?柯文哲透露在周三上午也有與郭見面,亦即柯、郭已連四天密集會面。他強調會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並語帶保留地表示「台灣是一個充滿驚奇的島嶼,還有兩天(可以登記),不要緊張」,「11/24下午5點以前,你一定會知道」。而4天都沒在臉書發文的郭台銘,周三傍晚突然貼出一張表格,標題主旨是:昨晚(11/21)與今早(11/22),柯侯郭三人見面或通話過程的細節內容,但郭台銘並未發表任何文字,此舉引發外界關注聯想。郭台銘提到,柯郭兩人面對面重新省思一下,柯文哲同意3人有必要在今天見面,有助於藍白郭的力量整合。由柯來負責安排時間、地點,希望在今天之內完成。郭表示贊同。兩天的密集對話過程中,柯文哲跟郭台銘說:「我和侯兩個人拜託你不要登記了,你當公親」,侯友宜也說:「您是大哥、是我們兩個的老大,現在最有聲望、最有能力做整合的桶箍」。此外,柯文哲也透露周三上午有會郭董,郭也有告知會領表。他說,美國方面有(致電)問他,他回答對方「台灣是一個充滿驚奇的島嶼」,「還有還有還有兩天(可以登記),不要緊張。」

日期:2023-11-22

政治社會

國民黨、民進黨不分區名單「史上最好」?提名保守、固基本盤、穩地方勢力…盤點安全名單特色

隨著2024大選日程進逼,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已底定,民眾黨的名單也將在周三出爐。學者鈕則勳先從兩黨名單檢視,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是在顧基本盤,例如綠營名單中有不希望兩岸溝通的角色,藍營則是政二代、地方勢力色彩明顯。學者施正鋒則是認為,民進黨的名單平衡派的色彩明顯,整體提名保守,偏向守勢;國民黨名單則表現出想培養下次參選縣市首長的人選,但在地方派系多有著墨,也有考量是若中央的總統選情崩盤,至少要能守住地方的盤。師大東亞所教授范世平認為,民進黨此次不分區安全名單不少是連任者,可能是擔心若立法院席次無法過半,面對在野黨強烈質詢,需要有經驗老道的立委幫忙攻防,缺點就是缺乏新意;而國民黨名單雖全非連任,但其中不少是政二代。

日期: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