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誘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誘發共有437項結果
政治社會

父母財力雄厚,高中兒卻屢次偷竊成常客,只因到警察局有人可以聊天...那些叛逆的孩子在想什麼?

深夜的分局偵查隊,派出所警員送來一名高中生竊盜嫌犯。員警告訴我,他是分局常客,正等待製作筆錄,之後要移送地檢署。

日期:2024-01-03

政治社會

張誌家傳心肌梗塞猝逝,享年43歲…曾被譽天才球員、拿下旅日最高1.2億日圓簽約金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在中國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年43歲,媒體報導,張誌家老家母親周二(12/2)接獲噩耗,急忙辦台胞證趕到中國了解狀況。張誌家是台灣棒球界「天才」型球員, 2009年涉入假球案,從職棒退役轉行,近年轉往中國發展。張誌家猝逝消息,原先傳出他趴桌沒有生命跡象,而後據了解,張誌家跨年夜還有和前妻通話,但隔天一早再打電話就找不到人,後來姊姊聯繫友人,請對方前去查看,不料開門後發現他蜷曲在沙發上沒了生命跡象。

日期:2024-01-02

健康

五成亞洲病患有狼瘡腎炎 泡泡尿、血尿是徵兆 「百變怪」紅斑性狼瘡 病因不明需共處

港星周海媚近期爆因紅斑性狼瘡病逝。對於什麼是紅斑性狼瘡?外界似乎仍一知半解。事實上,紅斑性狼瘡診斷極其複雜,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師一次說分明。

日期:2023-12-27

生活消費

220萬跨年人潮,北捷拚42小時不收班!哪裡搭免費接駁車、「3階段管制」交通攻略懶人包

隨著時間來到年底,距離跨年進入倒數5天!各縣市的跨年精彩活動蓄勢待發,民眾關心的交通資訊也陸續出爐;其中,跨年重頭戲的台北市為因應龐大人潮,更擬定一連串的管制措施。《今周刊》整理出當前已出爐的跨年縣市交通攻略,讓大家開心跨完年後也能快速平安回家!

日期:2023-12-26

健康

睡再多還是覺得累?24位名醫肯定「最好的休息法」:這樣睡午覺,太空人證實提高54%注意力

本書由日本睡眠權威三島和夫監修、自由撰稿人伊藤和弘、佐田節子撰文,他們採訪在日本第一線活躍的24位名醫和睡眠專家,彙整了以最新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消除疲勞法,例如20分鐘小睡法。如果你總是睡不好、沒得睡、睡再多還是覺得累,或是經常日夜顛倒的人,一定可以在本書找到有效改善睡眠的方法。

日期:2023-12-22

健康

胸部X光發炎得厲害,病人看起來卻一派輕鬆...「會走路的肺炎」是什麼?一文帶你認識黴漿菌感染

說到肺炎,「黴漿菌肺炎」這幾個字在媒體上時有所聞,但大部分人仍一知半解,甚至誤以為它是一隻長毛的黴菌。黴漿菌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的發現者是一位生物學家,在研究植物的感染症時,誤以為是一種黴菌感染。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這樣的錯誤命名一直到今天,讓我們大家都被這隻細菌的名字搞糊塗,以為它跟黴菌有什麼關連性,其實是沒有。

日期:2023-12-04

生活消費

冬天的太陽別相信!冷氣團發威凍到13度「還要冷3天」…這5縣市可能會10度以下

早上起床是否明顯感受到變冷了呢?這是因為入秋首波冷氣團南下,氣溫一口氣暴跌了10度之多,今晨本島最低溫,出現在桃園楊梅攝氏13.7度,溫度還會再下降,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提醒,受到冷空氣及輻射冷卻效應影響,預估最低溫出現於周五(11/17)深夜周六(11/18)清晨,北部沿海空曠區及谷地,最低溫度接近10度或10度以下,民眾要記得保暖。

日期:2023-11-17

健康

「我才25歲為什麼會得乳癌?」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的防癌7提醒:台灣年輕型乳癌是美國的4.5倍

「我才25歲耶,怎麼可能?」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時,許多年輕女性患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極度震驚,不敢相信自己會罹患乳癌,很多人甚至被嚇哭了,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乳癌不再是「婆婆媽媽」才要擔心的疾病,更不是更年期的「副產品」,近年來花樣年華、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罹患乳癌的消息頻傳,大眾熟知的歌手、演員、主播、星座專家等多位名人和網紅,都在很年輕的年齡就罹患乳癌,醫院門診中也不乏20〜30多歲的乳癌患者前來看診,她們的共同點都是認為自己年輕,沒想到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乳癌,多數都延誤了就醫時機,等到來看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年都不乏年輕癌逝的案例。現在全球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已下降,大家必須有所警覺:年輕不等於健康,乳癌可能離每位女性都不遠!

日期:2023-11-15

健康

諾貝爾生醫獎揭曉!他們發現關鍵方法,開發mRNA新冠疫苗⋯2科學家先拿唐獎再獲殊榮

編按:諾貝爾獎於今(10/2)日陸續揭曉,今日公佈生醫獎,由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共同榮獲殊榮。他們兩人研究mRNA,開發COVID-19疫苗挽救人命,因此獲獎。去年唐獎生技醫藥獎揭曉,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就因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成功開發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mRNA疫苗而獲獎。唐獎儼然成為諾貝爾得獎的前哨。

日期:2023-10-02

健康

大人小孩都發燒,醫師「1天驗出6病毒」:這種咳到吐!RSV、流感...症狀有哪些?潛伏期多久?

季節轉變,好多人都生病了!不少醫師提醒民眾,近來看診遇到很多發燒的大人、小孩,都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小兒科醫師陳信宏更曾單日看診就驗出6種病毒,包含新冠肺炎、RSV、A型流感、腺病毒、腸病毒和病毒性腸胃炎,數量之多讓他直呼:「真是太誇張了,什麼病毒都有」,提醒若出現發燒症狀,請盡速去檢查、篩檢和治療。

日期: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