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貨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貨運共有662項結果
科技

今周重磅》氣象衛星「獵風者」週六升空,8成組件都MIT!9月CPI將公布,二次通膨會發生?

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周六(10月7日)升空,這枚衛星有超過8成組件是由台灣自主研發製造。國研院希望透過國產衛星計畫帶動產業轉型,目標在2029將航太產業推升成兆元產業。8月我國CPI指數衝上2.52%,令不少民眾怵目驚心,深怕二次通膨再讓自己荷包縮水。未來高通膨是否真如央行總裁楊金龍所言,成為「新常態」?1、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升空,台灣航太產業起飛2、油價漲…二次通膨惡夢會發生嗎?3、巴拿馬運河通行量因旱大減,長榮法說會受矚

日期:2023-10-02

國際總經

很多帶、很多路、很多大國想崛起 莫迪強推「印度版一帶一路」背後真意圖

今年九月是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十周年慶,耗費巨資的計畫紛紛變成大白象爛尾工程,然而大國領袖喜愛畫圖,印度總理莫迪又畫了一條印度版的絲路……。

日期:2023-09-27

理財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看到有則報導是這麼寫的:「新鮮人搶當外送員 學者:中年恐後悔」內容大概寫什麼,相信專欄讀者不用看也知道8、9成內容。大概就是這些外送員無法累積職場經歷,未來到了中年後體力越來越下滑,那當然就會完蛋,那應該要趁著年輕累積資歷,這樣以後有機會當上主管等等。其實常常搭計程車以及叫外送,跟這些從業人員聊天的過程,也有許多不同的收穫,或許可以聊聊跟這報導比較不一樣的觀點給大家。

日期:2023-09-25

科技

大同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助台企業接軌歐洲碳議題

大同公司及旗下專注能源事業的子公司大同智能,於9 / 13偕同歐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 EEX)、德銀遠東投信、台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以及國內大型金融集團,分享全球淨零碳排發展–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商機。共同探討了台灣特殊的碳費與自願性碳交易的碳訂價制度,以及如何適當配套來幫助企業淨零轉型。

日期:2023-09-14

科技

綠色革命下的企業戰略:綠電助力提升競爭力

一項產品從發想、市場定義、原型設計、驗證與測試、批量製造、成品運輸、市場販售、消費者使用到產品回收,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有碳足跡可循,各產業想要做到減碳,除了綠電,還能從多方面著手。面臨脫碳挑戰,企業初期投入的轉型成本與治理變革也許會經歷短暫的陣痛期,但透過整體碳足跡的檢視與導入減碳的機制,企業獲得的不只是整體製造的革新,更加穩固企業競爭力,從而擴大營運版圖,對企業而言,反而是美事一樁。但減碳伴隨的體質健檢,能使企業危機轉變成競爭力,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日期:2023-09-12

生活消費

網購2次都沒取貨被告!買家罕見遭公訴求償 4大消保小常識:不取貨你會負哪些責任

基隆一名女子2021年在網路購買4只戒指,結果賣家寄出後因未取件被退件,隨後女子又要求賣家再寄出卻再度沒取貨付款,氣得賣家提告毀損罪求償。網購下單後有哪些狀況可以不取貨?多次不取貨會有什麼責任嗎?

日期:2023-08-26

國際總經

賺多少才合理?卡車司機年薪540萬,工程師嘆「比我還多」...避免罷工,這家貨運公司點頭加薪

美國目前討論度最高的職業是什麼?是AI或半導體嗎?答案都不是,而是卡車司機。擁有34萬司機的美國航運業巨頭UPS,數月以來與國際卡車司機工會(IBT)進行談判,工會希望改善員工間差別待遇及改善駕駛員安全,也希望調漲薪資,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共識,工會甚至揚言罷工。不過,雙方最新達成協議並簽下堪稱「史詩級勞動合約」,全職司機的年薪與福利高達約17萬美元(約540萬台幣)、全職員工時薪可達到25.75美元(約新台幣820元),但這項合約引發研發工程師的不滿,因為貨運司機們竟然賺得比他們還多。

日期:2023-08-13

傳產

準備接班!徐旭東獨子接裕民副董,推AI數位轉型…曾期許「要再努力」:通常是兒子給我目標

遠東集團大家長徐旭東的獨子徐國安更上層樓,8日升任集團旗下子公司裕民航運副董事長,是他進入集團至今的最高職務,將力推AI數位轉型、船隊創新、跨足新能源等重大計畫,將分擔更多責任,也算是送給老爸兼董座徐旭東最好的父親節禮物!目前他還身兼控股母公司遠東新世紀、遠傳電信董事。

日期:2023-08-09

科技

亞馬遜Q2財報亮眼!雲端業務貢獻7成獲利,「後貝佐斯時代」接班人賈西能重返榮耀?

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近期公布第二季財報,其利潤超出了市場預期,這反映了該公司積極削減成本的策略奏效。然而,更引人矚目的是在雲端業務(AWS)方面,亞馬遜表現亮眼,再次彰顯出其在科技界的領導地位。

日期:2023-08-07

傳產

大廠小廠都要鮭魚返鄉,5個月卻鬧150場罷工,拜登「Made in USA」美夢的新麻煩

勞工問題拖累台積電亞利桑那建廠進度不是個案,製造業回流美國加速,工會罷工同時增溫,拜登經濟學想要一箭三鵰,會是美夢還是噩夢?

日期: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