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貸款利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貸款利率共有302項結果
房地產掃瞄

央行沒第5波管制卻14年來首次升準,房價會跌嗎?專家:2個關鍵讓買房「越買越小」

繼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3碼後,央行週四(6/16)也隨即宣布跟進升息半碼,不過,並未如預期祭出第5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表示,房地產已有冷卻跡象,因此以優先對付通膨為主。不過,全球通膨升息勢在必行,除了房貸族未來在升息循環下,仍會增加其房貸支出外,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房市調控維持現狀不僅是拜金檢與近期房市走軟之賜,也意味著為日後調控房市留下伏筆。

日期:2022-06-17

國際總經

恐慌賣壓出籠...美股跌破3萬大關逼近熊市,台股跟殺超過200點、台積電首見499元!

聯準會宣布 1994 年以來最大升息幅度後,華爾街擔憂大幅升息恐將經濟推向「硬著陸」,美股週四 (16 日) 開盤後一蹶不振,能源股大殺四方,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回吐前一日漲幅,特斯拉崩逾 8%,比特幣價格下探,打擊區塊鏈股。台股周五一開盤直接下探15625.86點,下殺超過200點,護國神山台積電跌破500元最低來到499元,而後隨即拉回500元之上。

日期:2022-06-17

國際總經

聯準會對通膨預測一再凸槌,還下修未來經濟成長,林成蔭:景氣利空測試來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聯準會(FED)升息3碼,股市大漲,利空出盡了!」「難講,美股才漲一天,誰知道後面會如何………。」美國聯準會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後,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3碼至1.5%~1.75%,並且將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美股各大指數震盪收紅,那斯達克指數漲幅更超過2%,壓抑股市已久的陰霾是否散去,成為投資大眾熱論的議題。

日期:2022-06-16

金融

央行決議升息半碼!能馴服通膨野獸?20年千萬元房貸將年增7000元支出

在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3碼後,台灣央行今(16)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全體理事一致同意,調升政策利率0.125個百分點,以及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

日期:2022-06-16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78期︱論借錢投資(一)

很多理財與投資專家主張,千萬不要借錢投資,投資要用「閒錢」。問題是,如果沒那麼多閒錢,那該怎麼辦?借錢投資這條路行得通嗎?

日期:2022-06-03

理財

賣股幫女兒買房後,被朋友問「退休怎還不去遊山玩水?」老公務員:除了女兒,我也想多幫幫兒子啊

壞債不能留,好債則要盡量拖著 上週日,我原本在古亭站的星巴克與團隊成員開會,老媽一通電話,說家中有重要客人來訪,我便立刻趕回老家。畢竟這位重要客人是老媽的國中同學,也是從小就很照顧我們家的一位長輩阿姨。 貞姨的兒子在竹科上班,剛從德國出差回台。他說有時候回老家看到媽媽粗茶淡飯,甚至午餐一顆大饅頭就搞定了,實在看不下去。

日期:2022-06-02

ETF養錢術

5/29 台灣景氣燈號連四降 GDP不保四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29

房地產

20年房貸vs.30年房貸該選哪一種?他以買1500萬房300萬自備款為例:原來加入通膨差這麼大

台灣的房價越漲越高,特別是雙北的新屋房價實在是高不可攀,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部分銀行推出了30年甚至40年期的房貸,還款時間拉長,可以大大降低了每個月還款金額,但也有許多人抱怨,拉長貸款期間只是讓年輕人背更久的房貸,一輩子就為了一間房子在努力,政府應該要讓房價下跌才能讓更多人負擔的擁有一間房。房價是否會跌,能不能跌個3成讓更多人能夠負擔的起,老實說,我認為難度相當高,但本篇的重點不會討論未來的房價漲跌,我們僅單純討論,在負擔的起的房價上,貸款選擇應該選20年還是30年呢?

日期:2022-05-27

房地產掃瞄

六都每100個購屋族,15個是八年級生!得靠爸媽?買北市宅沒贊助「8年不吃喝」才有頭期款

近年來20至30歲的八年級生,逐漸成為房地產買盤之一,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統計,2021年六都這年紀的民眾,共2.2萬件房貸資料,佔比約為六都的15%,即每100個申請房貸的購屋族,有15位是八年級生。若從六都各區域觀察平均購置總價,雙北以外的八年級生平均購置總價在842萬至952萬,新北市則是1187萬、台北則為1907萬元。有專家也分析,從數據及所需頭款來看,在雙北購屋的八年級生可能多以父母資助為主。

日期:2022-05-18

國際總經

諾貝爾經濟大師對台開講「疫後新世界」 克魯曼:明年全球經濟重回長期停滯老路

正當全球疫情走向尾聲,市場憂慮通膨高漲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卻認為,當世界經濟逐步回歸常軌,全球政府是時候拋開通膨,開始認真面對「老問題」了。

日期: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