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逃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逃脫共有169項結果
理財

大學教師43歲才學存股,5年把300萬變1300萬!投資晚鳥為何能50歲提早退休「普通卻最穩定的2大致富組合」

編按:原先是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的江季芸,幾年前因教育界受少子化影響,開始出現流浪教師的問題,充滿憂患意識的她,在2015年、43歲時開始規劃退休理財,對自己展開一場「離開校園十年計畫」。她的危機意識引發預做準備的念頭,於是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三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江季芸用波段存股法,5年把300萬變1300萬,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她的10年離開計畫、提早3年達陣,截至2022年7月,每年收穫70萬元股利,預計2023年更將突破80萬,持續邁向自己當時設定的10年100萬股息里程碑。

日期:2024-01-26

政治社會

我有病?我沒病?撕不掉的污名化標籤比疾病更可怕

世界衛生組織揭露, 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愛滋病是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生理疾病能靠藥物緩解,而心中烙印的傷又該如何療癒?#MeToo 掀起社會大眾的思辨風潮,藉由被害人勇敢說出過往傷痛,讓同樣也因擔憂外界異樣眼光,或被貼上污名化標籤的憂鬱症與愛滋病友,可以有病識感、不再躲藏逃避。儘管不同疾病間存在各自的挑戰與難題,但唯有正視與面對的勇氣,才能促使大眾放下偏見與有色眼光,共同建構更溫暖包容的社會。

日期:2024-01-11

國際總經

影/日本能登強震48死、新潟核電廠廢水溢出狀況曝光!輪島早市燒毀百棟建物毀、機場跑道龜裂

日本中部石川縣能登半島在當地時間週一(1/1)下午4時10分左右發生規模7.6地震(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深度僅10公里,為極淺層地震,截至12/2晚間,石川縣地震死亡人數達48人,年齡在10多歲至90多歲,多數是被房屋倒塌壓死,輪島市房屋倒塌超過50起,不少居民無法逃脫,還有些失去知覺。輪島市災情慘重,著名的「輪島早市」發生火災,徹夜大火至少有超過100棟建物陷入火海,目前仍在滅火中,人員傷亡數待確認。日本首相官邸第一時間成立災害對策室,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第一要求盡速掌握各地受災情況,以人命優先盡快救助受災者,第三則是向民眾提供海嘯和避難的正確消息。不過由於道路被中斷,自衛隊、警察和消防部門的派遣進入極其困難,岸田文雄已指示相關部會和機構通過空運或海運運送水、食品、毯子、煤油、汽油和柴油等物資。至於核電安全部分,東京電力公司確認位於新潟縣柏崎市柏崎刈羽核電廠2、3、6、7號機組反應爐廠房頂層燃料池內水因地震溢出,不過建築物外沒有泄漏或損壞,由於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目前東電正在測量放射性水平。這場大規模地震引發大規模地殼運動,國土地理院發布消息,石川縣輪島市西移約1.3公尺,穴水町向西移動了約1公尺,珠洲向西移動約0.8公尺,能登半島可能亦向西北偏北移動約0.6公尺。

日期:2024-01-02

健康

新冠變異株威脅未遠離,如何降重症、死亡率? 疫苗不可偏廢,抗病毒藥守最後一道防線

感染 COVID-19若能在發病後的五天內,及早服用Paxlovid、Molnupiravir之抗病毒藥物,可降低26%的長新冠機率,且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因子演變成重症、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3-12-29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城市購物趣 購物、時尚、娛樂多重享受 商場逛起來

熱鬧繁華的台中,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特色商場林立,滿足生活、休閒、娛樂、美食的需求,不只買東西吃東西,還能看電影、做運動、堆雪人、吹海風,每間商場各有千秋,等著旅人來尋寶。趁著國慶連假,把握秋季開跑的台中購物節,快來台中消費抽千萬大獎!

日期:2023-10-06

健康

諾貝爾生醫獎揭曉!他們發現關鍵方法,開發mRNA新冠疫苗⋯2科學家先拿唐獎再獲殊榮

編按:諾貝爾獎於今(10/2)日陸續揭曉,今日公佈生醫獎,由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共同榮獲殊榮。他們兩人研究mRNA,開發COVID-19疫苗挽救人命,因此獲獎。去年唐獎生技醫藥獎揭曉,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就因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成功開發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mRNA疫苗而獲獎。唐獎儼然成為諾貝爾得獎的前哨。

日期:2023-10-02

健康

流感、呼吸道、新冠病毒齊攻⋯遠離免疫負債有解方 對抗多重病毒 三疫苗接種不宜遲

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今年「三疫苗」齊開打。當各國早已放寬防疫措施,新冠疫苗還有接種必要?多種疫苗如何選、怎麼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說分明。

日期:2023-09-27

信用卡

2023年七夕情人節信用卡最殺優惠!吃大餐最高回饋27%、輕鬆拿到75折「一文掌握」

今年七夕情人節就在下周二(8/22),相信許多有情人早早就開始安排去哪裡慶祝,儘管為了心愛的他或她開心,該花的錢絕對不能省,但也別忘了要善用信用卡與餐廳業者推出的優惠,為自己的荷包把關。

日期:2023-08-18

政治社會

修法搞錯方向 有違助受刑人「復歸社會」目的 排除重罪非重點 關鍵在外役監遴選機制

殺警受刑人服外役監消息一出,引發群眾憤慨,各政黨紛喊修法,限縮重刑犯遴選資格,但比起爭論特定罪名是否納入,明定受刑人服刑後期才能申請,並讓審查機制公正透明,才是修法重點。

日期:2023-07-19

政治社會

殺警爽坐外役監,他悲學長白死…賴清德:服刑不能走旁門左道、侯友宜「我選上會嚴禁外役監」

8年前資深藝人易淑寬兒子易寶宏2014年捲入夜店殺警案,被判9年有期徒刑,2019年入監服刑,被爆服刑2年半多後,獲准轉外役監。有基層員警感到不平,稱自己是去月8月台南殺警案的學弟,他認為兇嫌易寶宏能在服外役監,「我真的覺得我那學長白死了,到底矯正署用什麼標準能讓「夜店殺警案」的兇嫌服外役監?」法務部長蔡清祥周一(7/10)親自上陣回應,《外役監條例》去年9/22就已經送立法院審議,修正的內容包括殺警等此類重大暴力犯罪,排除可以進入外役監服刑,修法完成前會責成矯正署從嚴對個案審核。蔡清祥說,要遵循外役監為中間處遇的精神,必須在假釋或期滿前1年才可以申請到外役監來服刑,主要是讓他們懂得自我管理,為未來復歸社會而做準備。

日期: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