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進出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進出口共有56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台綜院估台灣明年GDP成長3.18%,聯準會最快Q2降息 劉泰英示警國內民間投資不足、超額儲蓄恐釀危機

台灣綜合研究院周三(12/13)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由於國內出口與投資不振,台綜院再下修今年GDP成長率至1.41%。對於2024年,台綜院預測台灣2024年GDP成長率為3.18%,主要是民間投資與出口走出谷底,加上低基期支撐。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警告,台灣經濟未來面臨民間投資不足、超額儲蓄等問題,政府應該思考提出更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來引導更多資金投入。

日期:2023-12-13

國際總經

今周重磅》景氣黎明將至!AI助攻11月出口值可望轉正...台灣通膨悄悄升高?主計總處給答案

財政部周五(12/8)將公布1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不僅有望再轉正,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可能突破去年全年表現,創下歷史最佳表現。各國通膨都在降溫,台灣物價卻悄悄上揚,主計總處周三(12/6)將公布11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物價上升只是短期因素還是長期趨勢,本周有答案。1、11月出口有望轉正 AI產品挑大樑2、主計總處公布CPI 通膨是趨勢還是短期因素?3、中國呼吸道疾病蔓延各國警戒

日期:2023-12-04

國際總經

中國資金大規模外流!富豪狂買金條、搬一箱箱現鈔東京買房...紐時解析:隱形資金出逃記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29

國際總經

今周重磅》最壞情況已過去,2024台灣經濟能「保3」?景氣燈號才轉黃藍燈,年底前動能如何?

2023年經濟面臨嚴峻逆風,全年GDP「保2」幾乎確定落空,2024年能否保3,還有通膨、以巴戰事等不確定因素。國發會發布的景氣燈號9月才從藍燈轉為黃藍燈,10月多種總經數據轉黑,是否會影響最新的10月景氣燈號?1、主計總處公布今年第三季GDP、第四季預測與2024全年預測2、國發會發布10月景氣燈號 能否守住黃藍燈3、COP28將在11月30日登場,有趣的是這次前進產油國召開大會。

日期:2023-11-27

國際總經

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每日通行船隻被迫減半,巴拿馬運河低水位恐拉高運價?

氣候變遷讓人感覺越來越明顯,前陣子新聞就已經報導,巴拿馬運河已經面臨70年來最低的降雨量。巴拿馬運河是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跨洋讓船隻運送貨物的重要水道,巴拿馬運河是主要是靠阿拉胡埃拉湖 (Alhajuela) 供水,自今年4月以來這湖一直處於最低水位。

日期:2023-11-27

政治社會

CrossBond幫企業找人 打入七國、十萬學生同溫層 留住外籍生人才畢業前就訂下來

政府政策鬆綁,台灣伸手大攬外籍生,希望他們留台奉獻。不過,大企業之外,中小企業和外籍生之間仍有鴻溝,林致孚和他的CrossBond,期待架起一座友善的橋。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百萬缺工時代,如何留住外籍生、打造新二代友善職場? 一個都不能少的新台灣幫

(今周刊1404)新冠疫情之後,缺工聲愈喊愈響了。產業需才孔急,年輕人在哪?其實,早有一群跨越國籍的「新台灣幫」,默默成為了台灣勞動力的新支柱。

日期:2023-11-15

科技

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 助攻臺灣能源轉型新商機

極端氣候挑戰兵臨城下,為守住地球暖化一.五度C防線,全球已有一五一國承諾二○五○淨零碳排,扭轉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做為主要能源來源途徑,帶動綠色能源轉型與新興綠能商機崛起。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工研院在臺南打造全國唯一以綠能科技為中心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交流最新成果,助攻臺灣能源轉型商機,共創綠能科技新未來。

日期:2023-11-09

政治社會

今周重磅》旅遊春燕!赴中禁團令春節後解除…出口撥雲見日?10月表現受矚目!雙11優惠一次看

11月10日起,國人赴泰將享30天免簽,對旅遊業是一大利多。觀光署也預告,明年春節後將解除中國旅遊禁團令,希望藉此推動兩岸旅遊恢復正常。財政部本周二(11月7日)將公布10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到底9月出口值轉正只是曇花一現,還是撥雲見日?本周就會見真章。1、台人赴泰享30天免簽!中國旅遊禁團令可望明年春節後取消2、出口翻紅是撥雲見日或曇花一現? 10月進出口數字受矚3、電商年度盛事雙11來了!今年你要買什麼?

日期:2023-11-06

金融

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利率匯率雙低的副作用,正扭曲經濟… 央行貨幣政策該思考重開機了

(今周刊1402)「它的定位,是到了該重新調整的時候了……。」許嘉棟一邊翻閱著手邊的簡報,一邊有感而發地向《今周刊》表示。這份簡報是他在近日於一場台大論壇的講稿。至於許嘉棟口中的「它」,指的是台灣的中央銀行。

日期: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