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醫療器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器材共有447項結果
政治社會

明基醫院風光赴港上市,台灣苦勞醫生卻忙到中飯都沒空吃,醫療產業制度改革已經是當務之急

談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問題前,先分享最近自己看病的經驗。

日期:2023-11-06

科技

工研院智慧韌性線上學習特展 培育新時代職能 迎戰就業市場變革

淨零排放、生成式AI等趨勢崛起,正快速地重塑全球工作。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23年就業前景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全球23%的工作崗位將發生不小變化。為協助企業培植未來科技人才,提升競爭力,工研院「2023智慧韌性:迎向變局、邁向永續」人才發展線上學習特展(ITRI Tech Talent Week)於今(26)日正式上線,以智慧韌性為核心,串聯科技管理、淨零永續、生技醫藥等六大領域,協助企業培養面對挑戰或危機時,運用智慧科技來強化營運的思維模式與應變能力,讓企業輕鬆成為各界領頭羊。

日期:2023-10-30

政治社會

金工六十 攜手創新、永續金彩

112年10月20日金屬中心於楠梓高雄總部迎來六十週年慶,活動中有總統府沈榮津資政、經濟部林全能次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及相關產官學研代表共襄祝賀。慶典活動中首先播放60週年回顧影片,細數中心發展中的動人時刻,接續頒發資深員工金幣以感謝同仁願意長期與中心攜手打拼。最後慶祝儀式的啟動,象徵中心將秉持永續創新,邁向金彩百年。同時,場外則展開中心的園遊會,讓全體來賓及同仁共享中心60週年所帶來的蛻變成長的喜悅。

日期:2023-10-20

科技

跨域創新 韌性未來

面對內外在環境挑戰,工研院第十二屆院士,匯聚智慧之光,帶領產業跨域突破,迎向創新及美好的韌性未來。

日期:2023-10-20

教育

北醫大推動生技EMBA,培育能創局造勢的高階管理人才 串連產官學研能量,打造高度客製化、跨域連結的高價值課程

在高齡化社會趨勢下,醫療需求將持續增加,生技產業發展也受到各界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從二O一六年起招收第一屆生技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學員,至今已邁入第八年,持續為臺灣生技產業培養能創局造勢的高階管理人才。

日期:2023-09-28

傳產

結束74年上市歷史,東芝年底前下市!昔日電機霸主一手好牌,為何打到爛?

今周刊編按:日本電機大廠東芝(Toshiba)12/20正式從東京證交所下市,結束 74 年上市公司歷史。下市後由日本產業夥伴株式會社 (JIP) 為首的財團收購。東芝收購案落幕,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JIP)當家,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過,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前景不可說不看好,但疑慮確實不少。

日期:2023-09-21

台股

上市櫃更名潮/這企業已改4次、還有只因「老董覺得應該改」…17家企業一次盤點為何要改名?

在台灣,時不時就會看到某些店家或品牌,因為爭搶商標或爭論誰才是正統的問題而吵翻天。對上市櫃企業來說,名字是外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今年至今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卻已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數量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日期:2023-09-20

台股

上市櫃更名潮/星寶國際→上亞科技…已改4次名!曾涉胖達人事件,今年投入IC設計又再改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上亞科技(6130)經歷4次更名,資本額4.43 億,市值15.28 億。今年1至7月業績1.35億元,目前營運項目為兩項,一是學名藥,二是太陽能發電。

日期:2023-09-20

台股

汽車股帶頭飆!帝寶、怡利電、智伸科...一表看大戶默默吃貨「8檔汽車零組件股」,達人首選這2檔

近期的台北股市,雖然電子股的成交比重仍在70%之上,但是非電子股的股價表現似乎比電子股亮麗一些,尤其是在汽車相關的產業個股上。說到汽車產業,過去大家都認為這是屬於一項傳統產業,成長性以及發展性不如科技產業,但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聊聊,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汽車產業。請參考附圖一。

日期:2023-09-14

職場

半導體研發副總一句「實力輸台積電」被打入冷宮...54歲中年失業:中國有缺不想去、薪水太高台灣請不起

替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就是職涯邁向高峰的保證?曾任半導體大廠資深副總的Robin,協助公司晶圓產能創新高,開發銅製程讓公司獲得SEMI半導體卓越獎,技術精湛卻不善人際與管理,後期碰上母親生病,2020年他以盡孝道說服自己退休;母親離世後,他在2021年的54歲中年重回職場卻處處碰壁,中國有缺但他不想去,之前的薪水太高但企業請不起,進入中年企業覺得太資深….。Robin的人生和職涯從此大轉彎,改當半導體技術顧問、自行接案IC設計、當科技部顧問/台灣捐贈捷克3D口罩生產設備訓練講師、帶海外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研究生做天線及射頻IC設計,不賣肝、不管人的技術專家,更快樂!

日期: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