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醫療照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照顧共有8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半數感染者還隱藏社區中...」台大副教授以每日死亡人數回推,每天實際感染可能破千人

編按:台大化學系副教授徐丞志2020年在臉書上的一篇貼文,以簡化動力學模型預測的三個武漢肺炎疫情趨勢線圖,登上享譽國際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徐丞志教授近日再度以每日新增死亡數推估每日實際新增感染人數,認為社區中可能還有一半的感染者尚未被找到。

日期:2021-06-07

焦點新聞

沒有人是局外人!裕隆集團慷慨捐10輛防疫運輸專車

新冠肺炎持續升溫,今天新增474例(含校正回歸),其中新北市就有227例,是全台疫情最嚴峻的城市。好在有民間企業伸出援手,裕隆集團慷慨捐10輛防疫運輸專車、500萬的防疫物資提升新北市政府防疫資源,以行動支持防疫。

日期:2021-06-04

政治社會

移民署不停歇訪視外人聚集場所

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為防堵防疫破口,移民署提前派員前往全臺外籍人士常去之167家餐飲店與東南亞商店、工廠、車站、仲介等處發放安心採檢防疫專案及多國語言資訊QR code宣傳單,也已聯繫91家藥局,在新住民、外籍人士社群網絡宣傳專案,呼籲減少非必要外出,勿參加宗教聚會活動,落實外出佩戴口罩等防疫工作,透過網路社群、聯繫新住民團體等多重管道宣導,全面防堵疫情擴散。

日期:2021-05-20

退休

打造退休精彩人生 合作金庫推廣樂活安養撇步

合作金庫長期關注國內步入高齡化社會議題,領先同業推出以房養老、安養信託等服務,並積極推廣退休理財知識,近日攜手營養師、知名作家與瑜珈女王舉辦主題講座與客戶分享如何打造精彩退休人生。

日期:2021-05-06

國際總經

貧富只隔一條街...印度富人哀號等死、窮人沒事 疫情之下「錢與權」也有辦不到的事

正當全台灣關注華航確診機師染疫事件時,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印度」,疫情惡化到幾乎無法收拾、宛如人間煉獄。許多醫院已經被待醫治的肺炎患者塞爆,無法進入醫院的一般民眾,只好被迫在家想辦法,而如今相關藥品、氧氣瓶在黑市價格飆漲10倍以上,不少人只好在家中慢慢等死。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波疫情中,以有「金融中心」之稱的孟買為例,多數病例並非來自資源缺乏的貧民窟人民,而是住高樓大廈的富人,令人詫異為何擁有相對優渥資源的有錢人,卻難逃疫情魔掌?

日期:2021-04-29

政治社會

病主法兩週年 想「真普及」先解決三門檻

《病主法》上路兩年,效果不如預期,諮商費用、門診量能與親屬陪同都是門檻。為降低醫療資源浪費,政府可考慮彈性補助、協助醫院主動接觸病患,推廣病人自主概念。

日期:2021-03-31

理財

父母老邁還能靠子女,但沒生孩子的我們呢?保險業務員真心勸:別淪為「老年人球」的5個準備

之前提過照顧中風失去行動能力的雙親,那位從事保險業多年的讀者跟太太膝下並無子女,昨天聯繫我,表示遇到很多實務上案例,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年老的時候,喪失行動能力時,你要請託子女或朋友去幫你領錢或者申請理賠,其實有很多難題,要怎麼解決,用什麼方法,以及如何規劃他的退休生活,給各位參考看看。

日期:2021-03-26

健康

逛夜市、老街未強制戴口罩 恐成破口! 難道防疫全憑台灣人公德心? 「中央未明文規範的很難罰」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後,台灣防疫表現頻獲國際媒體讚揚,但近期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有確診患者赴九份、大溪老街或傳統市場趴趴走,無特定接觸對象,引起社會恐慌。面對疫情再起,台灣卻出現疫情「平行世界」。北部民眾口罩緊戴,中南部人潮聚集的商圈、夜市卻有不少人未戴口罩、邊走邊大嗑美食。日前甚至有民眾表示,逛高雄瑞豐夜市時,看到超多人沒戴口罩,上前勸說卻被回嗆「疫情都在北部,高雄人沒在怕的啦!」掀起網友論戰。逛夜市、商圈及傳統市場等人潮聚集的非密閉場所,到底要不要戴口罩?本文帶讀者來一探究竟。

日期:2021-02-01

健康

超浪費!健保價7000多元全新胰島素只能全扔掉 患者:想到才打

即便沒開封、未過期,只要是醫療藥用品,發出去之後,患者拿回藥局回收,只有一條途徑,就是報廢處理。有位網友於藥局工作,發文於網上抱怨,說明日前患者將全新總數33支、健保價格合計約7000多元的胰島素拿到藥局回收,該名患者不但沒有按照醫師開設的處方簽施打,還表示自己都是「想到才打」;讓原PO感嘆不但大大浪費醫療資源,後續所產生的醫療負擔,也只是更重。

日期:2020-12-02

焦點新聞

臺北市政府攜手企業、社企共創三贏,宜居永續城市台北NO.1

新冠肺炎成為2020年干擾全球社會、經濟的巨大黑天鵝,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讓人們開始省思,此刻若不做出改變,將來還有選擇的機會嗎?未來,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解決人類每天面臨的問題,不論是大型企業抑或新興社會企業,誰能針對社會與環境問題提出解方,並加以商業化,必能從社會參與中創造新的商機,臺北市政府搭建橋樑,積極媒合促成主流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的可能性,讓小蝦米與大鯨魚結伴同行,為產業增添創新亮點,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日期: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