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醫療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費共有573項結果
理財

富人不理財,駕馭不了財富;窮人不理財,有機遇也無法致富!財富自由8階段:別當個能賺錢的窮人

說到理財,很多人會說:「我又沒錢,等有錢了才需要理財吧。」或者說:「富人才需要理財,窮人拿什麼理財?」其實這就是誤區所在。理財的含義不只包括用本金投資,賺取收益,更重要的是一種財商思維。也就是說,一個人如何看待金錢、賺取金錢、打理金錢,都在理財的範疇之內。你收到一筆額外的獎金,是歡歡喜喜地拿去買了一個名牌包背上,是去報了一門想了好久的自我提升課程,還是轉手買了一個理財產品,這些選擇裡面體現著你的金錢觀。

日期:2022-10-04

退休

快退休了,卻碰上通膨、股市大跌?存股達人曝「秘招」:安心養老30年,遇股災也不怕

「我聽到身邊朋友們最近在討論FIRE財務自由,這是什麼意思呢?」

日期:2022-09-27

健康

65歲老婦不吸菸、作息正常,卻因每週做「1件日常小事」罹肺癌二期!醫:剩5年可活…

只有抽菸會引起肺癌?錯!除了抽菸以外,還有遺傳、空汙等許多其他原因。一名65歲婦人不抽菸、日常習慣良好,卻因做了在華人傳統中再正常不過的「燒香」習慣,竟罹患了致死率高的肺癌,有醫師直言,燒香是東南亞文化的象徵,卻也可能是致癌元凶。

日期:2022-09-25

美食旅遊

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險出國旅行必備!20產險重推卻不賠新冠、猴痘,「只剩這家有」

隨著各國邊境逐漸解封,日本也將於10/11開放自由行,根據金管會統計,年底前共20家保險公司重新上架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都不理賠法定傳染病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也就是說,萬一到海外確診得新冠無法理賠。截至目前為止,國內產險業者只有安達產險海外旅行平安險的海外突發疾病有承保法定傳染病,也有提供網路投保服務。

日期:2022-09-23

聰明理財

退休後生活費也跟著通膨,只靠股利不夠花,如何提領本金不縮水?

開始退休後,通膨還是會繼續,60歲時,一年領60萬投資回報是足夠,但到了80歲,還是領60萬的話,怎麼辦?

日期:2022-09-20

國際總經

聯準會9月再升息,通膨壓力可望舒緩?郭恭克:買股時機還沒到,投資人最好再觀望一下

全球金融市場高度關注的美國8月通膨數據,於9月13日公布,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7月的8.5%持續下降至8.3%,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8.1%;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則自7月的5.9%,逆勢上升至6.3%,顯示美國通膨壓力仍未見明顯舒緩。

日期:2022-09-20

國際總經

Fed本周會升息3或4碼?油價走跌通膨仍高於預期 股市、房市短痛恐變長痛

美國聯準會(Fed)將於台灣時間9月22日凌晨,公布9月利率決議。市場預期,由於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勢未明顯趨緩,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Fed將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野村證券甚至出具報告,稱Fed可能會一口氣升息4碼(1個百分點)。

日期:2022-09-20

保險

台灣百萬人領重大傷病卡!動輒數十萬醫療費「壓垮一整家」…掌握3原則買這保險安心養病

隨著國人飲食精緻化,許多人常沒忌口就吃下不少高油、高糖、高熱量、高鹽的食物下肚,加上外食盛行,讓民眾健康風險提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領有全民健保重大傷病證明者已突破百萬人大關,其中「需積極或長期治療之癌症」已逾4成,比重高居首位。這樣的統計,顯見慢性疾病相當盛行,且因重大傷病發生率高,須負擔龐大醫療費用,保險業者建議善用保險加強保障,特別是重大傷病險的保障,提前做好準備才能防患未然。

日期:2022-09-13

政治社會

兼差做假牙,成本全推給醫院!三總牙醫詐領健保、收回扣,海撈近2千萬!23名醫師廠商遭起訴

三軍總醫院牙科軍醫李宗益、孔令瑜、徐允中、莊傳宗、陳元武,以及聘僱醫師周韋廷、劉紹賢等7人,分別涉嫌浮報牙材費用,把自己在外兼差製作假牙的成本,轉嫁給三總負擔,另外又假冒他人名義在外看診詐領健保費,總計不法獲利達超過1900萬元,台北地檢署13日依違反《陸海空軍刑法》、《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7名醫師及16名廠商、診所人員。

日期:2022-09-13

生活消費

嚴凱泰離世3年9個月,未盡之夢納智捷n⁷紅了...一句「凱泰阿姨好」道出他總默默做這事

鴻海、裕隆納智捷合作推出電動車「n⁷」自昨天(9/1)開始預售,吸引許多民眾搶購,官網一度當機,納智捷今(9/2)宣布,由於預購熱烈,專案提前至下午5點就結束,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也在臉書表示,「我已馬上跟進」。

日期: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