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韓國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韓國人共有228項結果
傳產

25歲創業就被倒帳、合夥人落跑,咬牙拚到連蘋果、比亞迪都要它!「電動起子王」的翻身故事

「台灣第一大電動螺絲起子廠」奇力速,成功打進蘋果、三星、比亞迪等供應鏈,堪稱台灣隱形冠軍。而它的起始,得從一位電氣技工的創業夢說起。

日期:2023-11-29

傳產

三家公司大股東、獨董高度重疊 爭議情節雷同 巧合或預謀? 中福、樂意、西勝狂飆內幕

中福股票終於恢復交易,但卻被網友起底這家公司的大股東陳建、翁弘林、徐竚美,在爭議頻傳的樂意傳播、西勝國際也各有角色,他們的目的為何,引人關注。

日期:2023-11-01

國際總經

奧斯陸自由論壇4度登台!全球人權鬥士齊聚、團結反抗極權政府

第15屆「奧斯陸自由論壇」(Oslo Freedom Forum)週三(10/18)在台北登場,這是國際人權盛會第4度在台灣舉辦。主辦單位人權基金會邀集世界各地的人權捍衛者、倡議家,帶來激勵人心的演說、奮鬥經驗談。

日期:2023-10-18

國際總經

韓國軍機無償協助51名日本人撤離以巴戰區,日本民眾不滿:為何政府撤僑「每人收3萬」

以巴衝突正熾,韓國軍方當機立斷派遣軍機前往以色列進行韓僑撤離作業,順道將滯留在以色列的日本人一同撤出烽火連天的戰區,日本政府與搭機撤離的日本國民皆對此表示感激。

日期:2023-10-17

國際總經

傳奇台商經商40年:猶太客戶最厲害、華人最不成器!殺價老愛說「我們都是中國人」,誰跟你中國人?

編按:1970年代,台南出生的台灣囝仔黃文局留學紐約。他身上只剩下400美元(約合台幣12000元),從未修過商學院課程,卻大膽從一張租來的辦公桌白手起家,在風雪中提著皮箱走遍紐約第五大道做生意。憑著過人的膽識與決心,加上精準的商業眼光,短短數年間,他打造出橫跨歐亞美的貿易帝國,而且站穩浪尖40年。

日期:2023-10-17

科技

五年轉型大計 拚從本土第一到全球要角 甩開紅色供應鏈 強茂高階車用突破兩成

從2019年展開轉型計畫,台灣功率元件大廠強茂全力朝向車用等高階市場發展。在幾乎從零開始的技術布局下,如何從低壓走向高壓元件,更從中國跨入歐美市場?

日期:2023-10-11

產業動態

你也想火掉老闆嗎?自雇者=自由?實際上卻是5分鐘待命兼24小時營業中,沒有所謂的上下班界線

「自由工作者」一詞逐漸成為流行,大家應該多多少少從媒體或周遭的人口中聽過「自由」這個詞,比如電台主播們「自由宣言」等等。這裡的「自由」,就是「自由工作者」的簡稱。他們不是正式受僱於哪家公司或哪個團體的員工,而是自由地簽訂合約工作。不像一般上班族朝九晚五規律地上下班,他們只針對合約上的業務,「自己決定」工作時間。然而,真的是這麼「自由」嗎?

日期:2023-09-25

科技

梁孟松曾泣訴不是「台積叛將」,卻用盡力氣助攻對手…為中芯7奈米奠基,要讓瞧不起他的人後悔

華為「Mate 60 Pro」新機在中國造成搶購潮,雖然被認為過度膨風,但外界直指Mate 60 Pro 的5G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資深分析師陸行之甚至認為,中芯在梁孟松帶領下,7奈米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日期:2023-09-07

科技

三星為何超車不了台積電?韓國記者直言2問題:很難追上台灣...看台灣半導體,「生態圈太強大」

台積電與三星在先進製程領域競爭激烈,最近三星又放話5年內要超車台積電,但真能達陣嗎?專家分析,從良率和訂單量來看,雙方還有一大段距離,而韓國記者也不護短,直言台積電之所以那麼強,關鍵在於周邊有許多IC設計公司及半導體製造商,建構起完善的半導體生態圈,韓國只有三星、海力士等大企業,無法打造產業鏈,很難追上台灣半導體。

日期:2023-08-20

國際總經

中韓觀光封禁6年後重啟,中國團客救得了韓國GDP?為何韓人寧願出國也不愛國內旅遊?

2017受薩德事件事件,中國政府禁止中國旅客入韓觀光旅遊,導致雙方觀光交流中斷,亦使得觀光收支大量仰賴中客消費的韓國受到龐大衝擊。此次中國宣佈開放對外觀光,中韓觀光交流終於回復,韓國是否有機會透過中國團客獲得GDP紅利?

日期: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