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預期心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預期心態共有17項結果
房地產

擔心「晚買會更貴」,南部預售屋頻傳排隊…房市最強5月天!交易量雙位數成長,不到2千萬「購夯」

信義房屋統計全台門市前29天交易狀況,今年5月房市交易寫下近4年的同期最高,交易量有雙位數年增表現,其中,總價1000萬至2000萬元是交易量最多的區間,首購買氣穩定;總價2500~5000萬的交易量也增溫,反映出5月換屋族出籠跡象。永慶房屋指出,5月全台交易量較4月成長9%,與3月交易量相當。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台北月增10%,新北、桃園與台南都成長8%,新竹縣市量增11%,台中成長9%,高雄月增5%。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4年5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交易量仍熱,高雄月增最多,25%,台南月增15.2%,七都整體交易量月增13.1%,年增24.1%。

日期:2024-05-31

房地產

他出國創業把賣房2千萬翻4倍,沒想退休回台北當年透天厝房價已破億:這20年我是在忙什麼?

連比較早出社會的7年級生都這麼慘了,就更別說10年後才出生的8年級生了,這20年來,也因為房價飆漲而加速擴大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財富差距,讓世代差異的鴻溝越來越大、對立的立場也越來越激烈。比方說,老年人無法明白年輕人的躺平文化,不懂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肯像他們當年那樣吃苦,只想挑光鮮亮麗的工作、只想過著安逸的生活;但年輕人則認為,老年人只是剛好搭上經濟起飛順風車的既得利益者罷了,自己都已經忍受不合理的低薪與過長工時了,為什麼還要被酸不夠努力?每個月繳完了房租,連想要活到月底都很困難了,怎麼可能奢望買房這件事?而當買房真的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時,過於遙遠的目標,會使得年輕人失去努力的目標和動力,轉而傾向及時行樂把握當下。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失去了奮鬥的理由,這個國家還剩下什麼希望呢?

日期:2023-01-12

房地產

房貸4千萬每月多4千8,小老百姓怎麼辦?升息謬誤:有實力買5千萬房的人才不需要你替他擔心

3月17日傍晚台灣央行也宣布升息一碼,也就是0.25%的利率,各大媒體與討論就沸沸揚揚延燒到隔天的早上頭條。內容不外乎是計算每個月會增加多少費用,例如:原本1.31%現在變成1.56%,20年本息平均攤還的話會加多少,30年又要新增多少?那原本是1.45%現在變成1.7%,這樣每個月加多少?

日期:2022-03-28

房地產

疫情打擊經濟,買房子會變便宜嗎? 業者調查:逾半民眾認為Q3房價持平

疫情爆發嚴重衝擊不少產業,其中房仲業因消費者「看屋有興趣、帶看再等等」的態度,來客數與交易量都大受影響。房仲業者調查民眾看待房價及後勢的展望發現,半數國人認為今年第三季房價會持平、23%民眾認為會下跌6到10%,較上季看跌民眾增加。另外,逾半數受訪者認為,疫情要到今年以後才會舒緩。

日期:2021-06-24

焦點新聞

萬四後 法人喊進台股新六強

指數續創歷史新高,4日成功突破「萬四」大關,邁向台股新里程碑。市場關注2021年投資方向該如何布局,綜觀目前各家投顧、投信法人對產業展望,以半導體、5G、電動車、伺服器、自行車及航運貨櫃六大族群最具成長共識,齊聲喊進台股「新六強」。

日期:2020-12-07

生活消費

為什麼星巴克常辦買一送一促銷、超商要做超級麻煩的「咖啡寄杯」?竟都是為了這件事...

以Starbucks賣你一杯100元的咖啡來說,它的成本大概是20~30元之間(含豆子、杯子、牛奶…等),相對的,咖啡廳的最大成本反而是來自房租和人事,佔了約50%的成本,最後Starbucks的淨利率大概會落在15~20%左右。

日期:2020-01-06

理財

2019年「債」現機會?

利率與信用風險蹺蹺板,著重波動控管下的時間價值

日期:2018-12-10

國際總經

人民幣會不會失控?

人民幣無預警性地突然重貶3%,震驚全球金融市場!在這個全球股市居高思危的節骨眼,一隻比希臘債務更大的黑天鵝正在展翅蠢動,貶值後的闢謠、安撫、預測言論紛紛出籠⋯⋯。要如何從中抽絲剝繭、去蕪存菁,形成最正確的判斷是當務之急。想要知道人民幣未來是升?是貶?如何影響你我的未來與財富?你必須先從三個預期人民幣走勢的劇本開始⋯⋯。

日期:2015-08-20

理財

108位億元富豪默默布局的賺錢計畫

2015年,將是投資人很傷腦筋的一年!歐、美、日股市驚驚漲,原油、鐵礦砂、穀物等商品跌跌不休,美元受各方資金追捧,成今年最強勢貨幣,被視為保值天堂的黃金卻頻破底。在這個最令人困惑的時刻,更需要一盞明燈指引。《今周刊》對台灣身價超過一億元的108位富人進行獨家問卷調查,梳理出有錢人明年的理財與投資動向,為讀者找出一條穩健的致富之路。

日期:2014-11-27

台股

業績撐腰 高成長醫材股出列

醫材業者繳出亮眼獲利後,生技股越來越有主流架式,在大盤登上九千點之際,表現再度令人驚豔。尤其是財報表現優異、成長力道仍強的個別業者,更有中長期波段操作的空間。

日期: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