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食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食安共有905項結果
政治社會

解決痛點》兩台烤箱用電超標要登記工廠、食農體驗須做休閒農場 法規沒彈性 地方創生最大的痛

(今周刊1406)老屋翻修改建後,設置民宿和餐廳卡關;在社區釀酒、製豆漿,被政府要求登記工廠,法規限制阻礙發展,地方創生浪潮下興起的微型企業、社區型產業,該怎麼求生存?

日期:2023-11-29

國際總經

直擊馬紹爾群島「滅頂」邊緣的生存危機!海平面上升、椰子樹倒塌...氣候難民下一個輪到台灣?

全球暖化導致冰川融化、夏日融冰量高於平均,格陵蘭和南極洲冰蓋融化速度更快、冰川更快流向大海,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島國家面臨「滅頂危機」、從地圖上消失,流離失所的氣候難民該何去何從?「沉沒」的倒數計時不是電影場景,而是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3-11-24

生活消費

影/這款保溫杯太厲害,車被燒了「杯子冰塊還在」!百年品牌老店送她車…原來全球首支保溫瓶他家做的

美國保溫杯品牌Stanley近日在網路爆紅,這是因為有名女子在抖音上傳一段影片,她的車子因故燒毀,但車上的保溫杯卻毫髮無傷,當女子取出保溫杯搖晃時,還面竟傳來冰塊晃動撞擊聲。這段14秒的影片4天就累積8000萬次觀看,成為最好的免費廣告,保溫杯廠商Stanley總裁為了表達感謝,已經決定送她一輛新車。

日期:2023-11-23

生活消費

火鍋料抽驗10件不合格,青江菜豆腐都中!MoMoParadise、辛殿…哪些店上榜?蔬果如何洗掉農藥?

北市衛生局週一(11/20)公布最新火鍋料產品抽驗結果,抽驗55件火鍋業者,共有10件不符規定,包括MoMo Paradise南港潤泰牧場、丰明殿北投店、天辣麻辣火鍋大安復興店、昕殿有限公司(辛殿麻辣鍋)信義店等知名店家食材農藥超標。衛生局已將問題產品下架,並移請產地業者依《食安法》開罰。究竟蔬果怎麼洗最乾淨?農委會藥毒所網站資訊指出,清洗蔬菜時,用流動的清水浸洗或沖洗即可,不需浸泡鹽水、小蘇打粉,更不必使用蔬果清潔劑,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日期:2023-11-20

政治社會

餐桌上的農業永續《食農教育法》用吃挺臺農

《食農教育法》上路滿周年,這部確保臺灣農業永續最重要的法源依據,20條基本法串起社區、農林漁畜業者、家庭、食品相關業者、政府部門、志工團體、學校與農民團體的緊密網絡,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增進國民健康減少食物浪費、推動地產地消發展在地農業,使國民穩定取得糧食,讓全民從泥巴到嘴巴,以實際行動支持農業永續,推升全民「食」力大躍進。

日期:2023-11-17

政治社會

模範》「鼎泰豐式」央廚觀摩產線、客庄校田自耕自食 融入特色食農教育 偏鄉小校這樣辦午餐

孩子在偏鄉上學覓食不易,只得靠學校小廚房開伙,但規模小、成本高,食安更難把關,這些學校透過中央廚房聯合供餐、推動食農教育,打造不同於都市的特色營養午餐。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亂象》數十年沒專法可管 「22縣市出現22種制度」 食安出包 165萬名學生營養午餐誰把關?

學校營養午餐挨批「不營養」,食安屢出包,餐費用途更是不透明,各縣市制度紊亂,攸關全台上百萬國中小學生健康的學校午餐,幾十年無專法可管,孩子在校到底吃了什麼?

日期:2023-11-15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從企業日常營運落實ESG P&G寶僑家品攜手社企打造「零廢棄時尚提袋方案」

品牌教父P&G寶僑家品,號召消費者、通路商、合作夥伴將永續理念融入企業營運,如今年串聯Story Wear、家樂福打造「零廢棄時尚提袋方案」就是一例。

日期:2023-10-29

數位領航共創商機

善用數位科技「爭」取新「鮮」 攜手同業擴大競爭力

遭受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影響,導致航班銳減,甚至是停飛,再加上通膨壓力,使餐飲業在過去3年間,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考驗。爭鮮透過經濟部數據共享計畫,一方面利用數位科技爭取新鮮,提高產品鮮度與安全性,創造全方位客戶滿意價值,另一方面透過經濟規模建立國外海鮮水產統購模式,攜手臺灣逾百家中小微型同業與協力廠商共同降低採購成本,一「鍵」雙鵰,創建餐飲同業生態系新商模。

日期:2023-10-25

政治社會

專訪/施振榮曾讚他學界、業界少數有成就的人!張善政一度半退休務農,悟出獨門管理心法

與以往多數縣市首長出身政治、法律等出身有所不同,桃園市市長張善政的科技部、Google等科技公司服務過的「科技人」經歷,讓他在入主市府後,更擅長用科技的角度去檢視、處理市政。不過在科技人市長的身份之外,張善政經歷從學者、官員、科技企業高階主管到行政院首長,甚至一度歸隱到花蓮務農,到如今勝選後成為桃園市大家長,雖然每個身份、角色都大有不同,但也積累出他獨到的處世、處事哲學。張善政回顧其人生,曾經歷過許多不同職位與挑戰,他表示自己心中有個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能對不起自己」,這讓他每一分每一秒,都促使自己要去做他認為有挑戰的事情,以及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尤其在花蓮務農這段幾乎等同「半退休」生活期間,在種植各種不同作的過程中,張善政得到一種體悟,就是學會尊重、請教每一個不同專業與訓練的人。加上其行政院的歷練與心境,在市政上更能發揮市長協調局處的功能,也可在關鍵時刻能承擔責任,勇於做出重大決定。

日期: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