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高層主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層主管共有161項結果
傳產

裕隆集團執行長 重振旗鼓拚逆轉勝 嚴陳莉蓮

「近四年來,我帶領裕隆集團進行轉型升級,今天是重要的里程碑! 」今年十月首度舉辦的「納智捷品牌日」上,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以一襲黑色套裝出席,一進場,她就難掩喜悅地向在場貴賓揮手,像極了本賽季的MVP。

日期:2022-12-14

科技

好日子沒了!馬斯克取消推特員工居家上班…每天開門就虧1.2億,警告「明年恐聲請破產」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入主推特後,展開一連串的改革,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在內部會議說了重話,直言對推特前景感到悲觀,明年恐將虧損數10億美元,不排除破產的可能。此外,馬斯克也宣布取消居家上班,每週至少需進辦公室工作至少40小時,如果不接受可以提出辭呈,也提醒員工要為即將到來的艱難時刻做準備。

日期:2022-11-11

科技

陳泰銘告訴你 為何國巨早已不是你以為的國巨? 「我們有45000人,八成是外國人!」

成立45年的企業,該如何避免「中年危機」,轉而成為市場炸子雞,甚至是在國際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強棒?國巨給了答案:跨國併購,並且好好運用洋將!經歷過去四年的四宗跨國併購案後,2022年的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早已與1977年成立的國巨,或是1993年股票上市的國巨,面貌大不相同。其中最大差別,就是主要事業部的一把手,大多數是外國人,而且外國員工佔員工總數高達八成!

日期:2022-11-08

焦點新聞

中國武力犯台機率大增?日經調查:半數在台外商有應變計畫撤離員工

日經新聞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聲稱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之際,半數在台受訪跨國公司已開始為共軍犯台等危機做準備,包括撤離外籍員工、預訂機票。

日期:2022-11-02

職場

4個條件就能進蘋果工作!庫克開出條件但卻漏說1個...「隨時在線」每周日都是工作之夜

嚮往成為蘋果(Apple)公司的員工嗎?你現在有機會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日前在義大利的拿坡里費德里克二世大學(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分享工作經驗,並告訴學生,想成為「蘋果」一份子除了具備4項特質外,關心周圍的世界發展也很重要。

日期:2022-10-04

企業辦理職工運動專區

喚醒員工運動魂 中部汽車展現活力與向心力

一見到顧客,馬上精神奕奕地親切問好,對於顧客的需求,也總是耐心聆聽與回答,中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透露,培養公司夥伴們高抗壓性和好體力的秘訣,就在於推動職工運動。

日期:2022-09-01

台股

捍衛自家股價,他們說買就買!這家6月狂敲近2萬張…宏碁老董超猛,率10位副總加碼最給力

6月台股跌近2,000點,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董事長趁低點掏腰包大敲自家股票,強力宣示捍衛股價。大國鋼最大股東─大成鋼6月狂敲近2萬張,另全友、年與、益航及泰山等董事長或董事,都加碼逾3,000~8,000張;另最吸睛的是,宏碁董事長及10位副總、財會主管共大敲3,679張。

日期:2022-07-15

國際總經

台積電、聯發科也得「搞政治」! 去年在華府砸8000萬台幣做政治遊說 但三星、英特爾支出更嚇人!

對於台灣的世界級半導體廠商來說,如今的戰場早已不限於外國同業的廝殺,近年來在政治戰場的投入也愈來愈多,特別是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對於矽谷大廠及耕耘美國市場的外商來說,「不讓美國不高興」愈來愈重要,因此在政治遊說的支出急速升高,因為若沒有做好與美國政府及國會的溝通,在商業上的潛在損失可能更高。如今台積電及聯發科不僅都聘請了專業的美國政治公關人士,負責自家公司與華府各界的溝通,近幾年在華府的政治遊說支出也逐年增加,儘管這與南韓三星集團、英特爾或高通等強敵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日期:2022-06-21

職場

亞馬遜開會禁用條列式PPT!她用Word寫報告,為何竟讓最挑剔的貝佐斯讀一次就批准?

你開會時遇過這些情況嗎?「為了決定某件重要議案,把眾多相關人員召集到會議室。」「每個人都拿到一疊似乎永遠看不完的會議資料。」「只有少數人發言,幾乎都是主管。」「花很多時間高談闊論,卻沒有達成任何決議。只好再找時間開會討論......」 在亞馬遜,這種沒效率的會議絕不可能發生。日本亞馬遜創始成員親述關鍵三大會議如何運作,以及背後反映的亞馬遜管理風格與領導守則,教你用最高效率定目標、想企畫、做決定、追蹤執行狀況,讓每分每秒都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2-05-25

科技

「台積電、聯電叫高層主管跳上飛機 把歐美日設備商全部掃一遍!」 為何晶圓雙雄超頭大? 都是為了這檔事

從台積電、聯電到南韓三星電子,全球主要晶圓代工業者正陷入愈來愈嚴重的產線擴張兩難,因為隨著產能不斷建立,對重要生產設備的需求直線上升,但設備平均交期從疫情前的平均10~12個月,如今拉長到18個月,甚至有特定設備要等到20個月以上。這可把各家半導體大廠給急壞了,因為若生產設備交期延宕,意味產線試產及量產的時程全都得往後延,屆時連晶圓代工大廠的客戶也會跟著頭大。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alsinger)預定今(7)日傍晚飛抵台北松山機場,外傳他二度訪台是為了與台積電洽談下更大的代工訂單,這顯示在當前全球半導體榮景下,各家代工大廠都有大麻煩等著解決。

日期: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