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5000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5000億共有175項結果
焦點新聞

台灣大未來》鎖定航太、科技與5G發展!陳其邁:高雄產業轉型關鍵「在效率及資料應用」

近年來,高雄市在市長陳其邁領導下,不斷推動招商,再加上中央發展的重點計劃,使高雄成為不少產業的重點聚落。陳其邁在《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中指出,地方政府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擔負起從地方跨越中央的溝通角色,或跨區域等共同合作才能解決過程中碰到的如招商、水電等問題,地方政府也不只是處理人民柴米油鹽的問題。

日期:2022-06-30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打造宜居城市又要發展產業,如何辦到?鄭文燦、陳其邁、翁章梁分享「治理關鍵密碼」

台灣在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上,除了產業發展的創新變革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串聯及整合資源,協助企業能有地、有資源,安心的發展下去。今(6/30)日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特別請來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嘉義縣長翁章梁,分享如何憑藉自身優勢,進而推動產業升級,除了打造移居城市外,更藉著上下游產業的串聯及資源整合,讓企業得以深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日期:2022-06-30

理財

消費性應用悲觀 網通、車用、電源管理有撐 IC設計前景蒙塵 商用產品需求還在

下游消費電子需求趨緩,導致驅動IC前景蒙上陰影。不過,若撇除這些偏消費性的晶片,網通IC、車用IC等商用IC設計族群,似乎還有戲。

日期:2022-06-15

金融

為何存股族都在討論華南金?斷開權證風暴、獲利翻倍!他花3年打造的「金控多引擎」發動

根據《財訊》報導,華南金控去年話題性十足,不只延攬了知名證券、投信界董座,中小企業放款、危老都更業務也衝出好成績,董事長張雲鵬打造的金控獲利多引擎,逐漸成形。

日期:2022-05-21

國際總經

資產縮水是通膨降溫必要之惡!股債雙殺、幣圈崩潰,百大富豪蒸發上兆美元 謝金河:如溫水煮青蛙

溫水煮青蛙:資產大縮水的年代為了對抗通貨膨脹,聯準會擺出超鷹姿態,FED才升息兩碼,未來升息的路途還很遙遠,但市場對升息的強烈預期,已使得從股市、債市,甚至原物料到虛擬貨幣都出現崩跌的景象。

日期:2022-05-20

台股

台股跌破萬六!20檔持股全套牢還在問「XX能否抱波段」...空頭時散戶最常犯的7種錯誤

20220512編按:台股今年從高點逾18500點向下修正至今15616點。「多頭時期不做空,空頭時期不做多」是高手都知道的鐵則,但是新手常常不懂得什麼是「放空」。其實,股市是有多、有空的。但是,新手往往只會做單邊——低買,然後高賣。除此之外,從未做過「空」。一旦碰上空頭,總是哀鴻遍野。

日期:2022-05-12

台股

10月起護盤活水來了,台積電員工買股補助15%!配2.75元股利9/15除息,傳製程漲價6%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加上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4月合併營收1725.61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營收可望達業績展望高標,週二(5/10)召開董事會,通過今年第1季擬配息 2.75 元,預計9/15除息,10/14發放現金股利。台積電週二股價一度下探505元、大跌15元,較去年5/12盤中518元還低,創2021年12月16日來低點,週三(5/11)表現則是相對回穩,帶動大盤指數一度由黑翻紅,台積電盤中最高來到525元。

日期:2022-05-11

理財

「一手喊多,一手大賣」 外資狂砍台積電41萬張真的看空嗎? 一文解讀瘋狂倒貨的背後真相

3月15日是台股黯淡的一天。這一天,台股大盤大跌336點,成交量380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37億元,創下外資單日在台灣資本市場史上第6大的賣超,今年累積到當天,外資賣超共5025億元。緊接著,隔天外資繼續賣超台股不手軟,最大共賣超5166億元,已超過去年一整年的賣超手筆。

日期:2022-03-30

科技

「你們為何不從中國走人?」 英特爾CEO去華府爭取1.5兆台幣高額補貼 意外被參議員「刺了一刀」

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23日疾呼,美國不能任由傳家寶劍的半導體產業領導大權落入他國手中,更不能坐視製造重心仍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亞洲。基辛格認為,如今美國只佔全球半導體製造比重的12%,不僅必須「死守」10%的底線,更應該大幅拉升,恢復半導體產業在美國的榮光。就這點來說,英特爾責無旁貸,更要做大半導體在美國市場的大餅。他強調,美國國會參議院去年編列了規模520億美元(近1兆5000億元台幣)的晶片法案(CHIPS Act),正是英特爾在美國本土重大投資需要的及時雨。但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龐大利益,意外成為昨天參議院聽證會上插曲。有參議員質疑,既然與中國做生意有風險,為何英特爾還留在中國。

日期: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