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6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6千共有545項結果
傳產

創業3年就賠450萬,連親戚長輩都勸收手!29歲工廠領班投身夕陽產業,他如何把「不織布」賣到全世界?

從零開始,到手握400多件專利。從免洗毛巾到抽取式面膜,從日常清潔到化妝用品,紳宇實業讓不織布的應用多元,融入日常生活。儘管過程艱苦,但因為是自己的夢,再累也要努力實現。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百萬缺工時代,如何留住外籍生、打造新二代友善職場? 一個都不能少的新台灣幫

(今周刊1404)新冠疫情之後,缺工聲愈喊愈響了。產業需才孔急,年輕人在哪?其實,早有一群跨越國籍的「新台灣幫」,默默成為了台灣勞動力的新支柱。

日期:2023-11-15

生活消費

2023雙11電商攻略》蝦皮、momo、酷澎...折價券怎麼領?哪家信用卡折扣最多,combo回饋一次看

各電商平台一年一度搶攻的「雙11購物節」又到了,今年除了大家以往熟知的momo、PChome、蝦皮之外,韓系跨境電商酷澎(Coupang)也祭出折扣優惠參戰。當然除了11/11當天重頭戲,各家也幾乎都會提早釋出優惠活動為檔期暖身,國內各大銀行也抓緊年終最重要的消費季,推出分期零利率、刷卡金回饋、消費滿額禮搶客。《今周刊》整理了momo、蝦皮、PChome、Yahoo、酷澎等電商有關雙11的優惠資訊,提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3-11-07

全球股市

進場就跌...為什麼散戶總是買在最高點?達人以石油股為例:韭菜坐等豐厚報酬時,大戶往往已在數鈔票

這個故事剛好說明了股市上反覆發生的一件事,就是大眾投資者總是在股市最高點時才進入股市,等著報紙和電視上所說的豐厚回報,而專業投資者此刻卻已經在數帳戶裡賺到的錢,並開始尋找不為人知的下個投資項目了.....

日期:2023-11-03

情感關係

「先生吐血那次,光第1個月就花掉快40萬...」老老照顧的真實無奈:我已經70幾歲,再長照下去我會倒

「我先生在急診的時候口中吐血,大便整個黑的,護士要我們快點躺在病床上,尿布一片一片換啊,我都快撐不住,一直有不同狀況要處理的那種壓力,太可怕了。」

日期:2023-11-01

傳產

脆皮泡芙日賣5萬顆!全家甜點苦熬20年,年虧千萬差點收掉工廠,如今挑戰10億年收...谷底翻身關鍵?

全台甜點產值約150億,全家20年前就有甜點產品,是唯一擁有自營產線的零售通路,後進者全聯則是在短短6年賣出百億元甜點,看它們如何各自布局甜點市場版圖。

日期:2023-11-01

遠傳新創加速器

遠傳偕同新創迎戰OMO商機  打造零漏接AI智能客服

後疫情時代,對話式商務與OMO(Online Merge Offline )消費模式崛起,企業透過虛實互補智能客服,提供360度零死角與零漏接客戶服務,藉此提升品牌印象與滿意度。遠傳偕同台、港新創,強攻智能客服與管理平台商機,讓精通多國語言的AI智能客服取代吃不消的真人客服量,搭配持續推陳出新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幫助企業迎戰OMO商機,在智慧零售產業再下一城。

日期:2023-10-31

生活消費

王永慶20年前花5.6億送的廚餘桶,悠遊卡董座還在每天用!來看林志盈的最強自綠生活養成術

林志盈今年3月出任悠遊卡董事長,談起減碳、自綠行動,有滿腹心得。他在自家頂樓打造開心農場,20多年來,家中廚餘、洗米水、冷氣水全都回收再利用,栽種出各式蔬果。令人訝異的是,林志盈家中使用的廚餘桶,是20年前經營之神王永慶贈送。至今他依舊捨不得丟棄。環保永續、減碳自綠已是林志盈的生活準則,這樣的思維更內化到他的企業決策。進入公部門以前,他擔任鼎漢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發起員工每天到附近國小擔任導護志工,成為鼎漢人的傳統。

日期:2023-10-23

傳產

5千個台塑人搬內湖,3幹道塞爆、3千多人搭公車擠不上去…照片曝人龍超長,遲到請假可放寬!

台塑集團(1301)敦北總部大樓啟動都更案,將總部搬遷到內湖區南京東路六段「台北企業總部園區」。台塑公告各棟、各樓層主要公司配置,其中台塑與南亞在A1棟、台化與台塑石化在A2棟、總管理處、河靜鋼鐵在A5棟,至於一向以神秘著稱的招待所則在2樓。台塑公告週五(10/20)起全體員工都改在內湖辦公,但由於內湖本身交通就容易打結,議員質詢交通局是否有相關交通規劃,同時指出當地居民已反映最近交通變得擁擠;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上午到場實地勘察,表示會和業者、里長討論如何增加公車車數。交通大隊則派交警監控路況。北市交通局原先說據台塑提供的資料,進駐的5000人中,約有869人搭公車,數字遭議員質疑失真;對此,台塑回應,交通局數據有誤,有需要搭乘人數為3821人,目前已加派接駁車每日往返松山車站,可疏運480人將持續加開。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台塑總部遷至內湖一事市府都有在掌握相關訊息,針對民眾擔心加重內湖交通壓力,他也說在都審階段都有要求台塑要有接駁車,同時北市公車,南京幹線也會加開班次,提高密集度。

日期:2023-10-20

科技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