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中國推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半導體產業便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官方曾設下2020年40%、2025年70%、2030年80%的晶片自給率目標,並力求實現高端晶片技術自主,冀望透過國家資金、政策扶持及龐大市場規模,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體系。
日期:2025-03-31
美國總統川普出於成見對台灣半導體施壓,這恐怕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化解。如何使川普團隊認知到台灣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是今年台積電的首要功課。
日期:2025-02-26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比特幣屢創新高,RWA(現實世界資產)的戰場也從金融戰場擴展到國際競爭!面對這嶄新的機遇,台灣有哪些機會和挑戰? 今年「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舉辦「國際數位資產管理高峰論壇」,邀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貝萊德董事長謝宛芝、台灣亞太監理科技協會謝明華理事長、政大資管系教授陳恭及幣托集團法遵長陳立民等重量級專家,共同討論RWA發展趨勢。與會人士認為,RWA代幣化是Web3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關鍵,預估至2030年相關金融產品總規模將達16兆美元,成為未來的大勢。金管會已設立「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小組」,期望展示台灣在亞太及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日期:2025-01-06
今年3月,韓國封裝設備廠老闆去中國上海參加半導體展受到極大震撼。韓媒報導,原本以為展場是「韓國產品」的盛宴,但走近一看卻發現到處都是中國品牌。此後,韓國零件及設備產業老闆們聚在一起感嘆:「再過 10 年,我們可能就要從這個產業消失了。」
日期:2024-12-15
「泰國台灣形象展」第六度在泰國登場。今年展覽聚焦台泰雙邊合作的五大主軸,包括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循環經濟、智慧樂活及文化與觀光,設置10大形象館、6大特色展區,吸引170家台灣廠商使用220個攤位,展示尖端技術與創新應用。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泰國為東協第二大經濟體,且擁有成熟汽車、電子、食品加工及能源產業,將勢必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他舉例,在全球供應鏈變遷趨勢下,台灣許多企業加碼投資泰國,如母集團為台達電的泰達電,不僅成為泰國股市的股王,還新設兩座工廠,以滿足東南亞及全球需求。面對川普2.0時代,地緣政治風險變化難測,黃志芳也表示,泰國是東協國家中,地緣政治與產業發展都相對更為均衡、健康的國家,值此地緣政治局勢轉換期間,他認為泰國是風險相對較低、可以考慮投資之處。我國駐泰大使張俊福指出,近年包括疫情、美中貿易緊張等全球發展,促使許多企業從中國遷至東南亞,其中包括泰國。他補充,2024年前三季,台灣成為泰國第四大外資(FDI)來源國,不僅帶來投資,還帶來強大的供應鏈與產業集群。
日期:2024-11-21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前幾天說,台灣搶走幾乎100%的美國半導體生意。這是錯的資訊。事實上,美國仍是半導體產業最賺錢的國家,而且台美半導體合作是互惠雙贏。正因為有台灣半導體代工業協助,尤其在先進製程方面,美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博通(Broadcom)、超微(AMD)才能持續在世界獨佔鰲頭。
日期:2024-07-23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股東會上霸氣表示,「華為不可能追上台積電」。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晶片制裁,華為首當其衝,華為高層日前坦言,中國正面臨晶片技術上的困境,並稱「能解決7奈米就非常好了」。
日期:2024-06-08
企業導入人工智慧需要愈來愈多的運算力,勢必難以兼顧節能減碳。當永續與運算力看似互相衝突,英特爾產品永續長教你善用AI,成為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日期:2023-11-08
由《今周刊》主辦之「2023 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週一(11/6)於政大公企中心登場。邀請到了政府界及企業端的講者,共襄盛舉一同關注台灣環境永續及經濟發展。
日期:2023-11-06
美國生技新創授權大案又一樁,背後推手正是高林集團二代李怡萱。她認為創投應該能為投資標的帶來附加價值,也鼓勵大家不斷探索、勇於發問。
日期: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