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EV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EV共有209項結果
富邦金(2881)股利4.5元會變少?總座:沒更改政策的想法!台幣每升1角影響18億,如何應變?
金融

富邦金(2881)股利4.5元會變少?總座:沒更改政策的想法!台幣每升1角影響18億,如何應變?

富邦金融控股公司(2881)在週四(6/5)舉行法說會,公布亮眼營運成績,由於在2025年第一季,各子公司維持穩健表現,富邦金控稅後淨利410.6億元、年增35.0%,每股盈餘(EPS)3元,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均居業界第一。

日期:2025-06-05

技術最強不一定贏:日本企業往往敗在看不見市場需求
科技線上

技術最強不一定贏:日本企業往往敗在看不見市場需求

長年以來,日本企業深信「只要技術夠好,顧客自然會買單」──但這種信仰正在崩解。無論是手機、家電還是鋰電池與半導體,當全球產業趨向開放、市場導向與標準化,日本過度追求技術領先卻忽略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反成為產業發展的絆腳石。這一波來自JASM、台積電合作與新能源車市場的警鐘,提醒著日本企業:掌握市場,不一定靠最強技術,而是靠最懂需求的技術。

日期:2025-05-26

藍領、中產買不起電動車  迫民主黨議員倒戈 國會推翻加州燃油車禁令 美國氣候政策大倒退
國際總經

藍領、中產買不起電動車 迫民主黨議員倒戈 國會推翻加州燃油車禁令 美國氣候政策大倒退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5-14

鴻海電動車大夢,耕耘五年後終於敲開日系車廠大門!三菱、鴻華、裕隆如何創造三贏?
傳產

鴻海電動車大夢,耕耘五年後終於敲開日系車廠大門!三菱、鴻華、裕隆如何創造三贏?

鴻海(2317)的電動車大夢,終於跨出新的里程碑。

日期:2025-05-07

鴻海血統電動車今年將進攻美國、日本市場!Model C北美版下半年上路,Model B可能擔當進軍日本第一棒
科技

鴻海血統電動車今年將進攻美國、日本市場!Model C北美版下半年上路,Model B可能擔當進軍日本第一棒

鴻海集團在周二(23日)登場的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展出了電動休旅車Model C的北美版,以及今年將在國內車市亮相的Model B跨界休旅車,而且Model B極可能成為鴻海電動車事業與日本三菱汽車在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模式的第一個參考車型。隨著Model C進軍美國市場,以及Model B將分別在台灣及日本上路,2025年將是鴻海在電動車事業的重要一年,已知Model C的商業車款將於美國在地生產;針對台灣及日本市場的Model B商業車款,則將在台灣製造。

日期:2025-04-23

別說鴻海只是硬體代工之王!劉揚偉:生成式AI每年省下100億費用,還幫忙抓出不肖同業派人「假應徵、真騙錢」
科技

別說鴻海只是硬體代工之王!劉揚偉:生成式AI每年省下100億費用,還幫忙抓出不肖同業派人「假應徵、真騙錢」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17日)在全國工業總會會員大會演講時表示,鴻海除了在產品面搭上AI的順風車,本身營運面也在許多地方導入AI技術,例如以生成式AI每年可以節省大約100億台幣費用,還能把產線調校的成效快速達到八成,一改以往需要透過老練師傅慢慢提升至八成的作法。或許更令人意外的是,鴻海由於每年的工人需求數量有高低期,長年維持60~80萬人,而有時在用人尖峰期一天就會招募上萬人,因而遇過不肖同業以派人以「假應徵、真騙錢」的方式搞鬼。鴻海集團的人資單位近年來透過生成式AI的工具,已經有效遏止這類亂象。

日期:2025-04-17

傳日本三菱汽車找鴻海生產電動車!預定本月底正式宣布,「鴻海牌」EV要在日本起飛了嗎?
科技

傳日本三菱汽車找鴻海生產電動車!預定本月底正式宣布,「鴻海牌」EV要在日本起飛了嗎?

日本共同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日本三菱汽車擬委由鴻海(2317)生產自家的電動車,以自家品牌在日本銷售,希望藉由外包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及縮短開發時程,來擴大三菱電動車在本土市場的規模。若這項消息屬實,不僅印證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月提到「日本客戶可望兩個月有好消息」的說法,也意味他過去五年推動的電動車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的創新模式,將在日本攻下第一個傳統車廠客戶,有極大的指標意義。

日期:2025-03-20

台股盤整行情怎麼賺?年均獲利18%、3條件挑「便宜的好公司」…銀行家、操盤手贏家攻略
台股

台股盤整行情怎麼賺?年均獲利18%、3條件挑「便宜的好公司」…銀行家、操盤手贏家攻略

台股從去年8月至今均處於區間盤整,在方向不明確的走勢下,投資人往往易受消息干擾、進退失據。《今周刊》精選三本投資好書,涵蓋基本面、財務面以及交易心理等面向,希望幫助投資人調整腳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日期:2025-02-26

鴻海劉揚偉預告日本好消息?「在這一兩個月就會宣布」 他證實有接觸日產、本田及雷諾 惟強調「買股權不是目的」
科技

鴻海劉揚偉預告日本好消息?「在這一兩個月就會宣布」 他證實有接觸日產、本田及雷諾 惟強調「買股權不是目的」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三(12日)在農曆年後開工儀式之後表示,在強大的第二隻腳(伺服器)加持,加上第三隻腳(電動車)將有新進展,2025年整體營收可望衝破7兆元大關,甚至直逼8兆元。2024年鴻海全年營收已經年增11.37%至6.85兆元,創下歷年以來最佳表現。不僅如此,鴻海近期在電動車業務將有好消息,「這一兩個月就會跟大家宣布好消息,應該都已經確定了」。此外,他證實鴻海有接觸日產汽車、本田汽車,以及持有約三成日產股份的法國雷諾汽車,但強調「買股權不是目的,合作才是目的」。

日期:2025-02-12

本田、日產整併破局,鴻海又有機會?兩家公司為「這件事」兜不攏,日媒曝高層坦言不可能了
傳產

本田、日產整併破局,鴻海又有機會?兩家公司為「這件事」兜不攏,日媒曝高層坦言不可能了

本田和日產汽車之間的業務整合談判破局!日產周三(2/5)已決定撤回與本田就經營整合達成的基本協議書(MOU),後續是否重新展開協商,或僅純電動汽車(EV)繼續合作,將在今後另行討論。消息一出,日產股價應聲大跌逾4.8%,而本田股價則是暴漲超過8%。消息人士透露,本田曾提議在2/1前將日產收為子公司,但日產因將失去經營主動權而強烈反對該提議,合併談判本身也有可能失敗。日本讀賣早前報導,日產汽車高層周二(2/4)表示,「幾乎不可能滿足兩家公司股東都能接受的條件,已經不可能了」日本伊藤忠綜合研究所早前曾提出觀點認為,如果需要出手救援陷入經營危機的日產汽車,其實鴻海比本田更適合,因為現在日產最需要的不是擴大生產規模,而是開發新產品的速度,這點鴻海明顯更有優勢。

日期: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