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對GB200的熾熱追捧逐漸冷卻,尋找下一波成長動能的焦慮感便油然而生。然而,台股多頭的火種未曾熄滅,只是悄然轉向了新的賽道。這一次,點燃火焰的不是晶片的迭代,而是來自總統府的政策決心——一場直面國人頭號健康威脅「癌症」的全面戰爭,正為台灣的醫療產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與投資價值。
日期:2025-06-10
台灣最大統包工程承攬商CTCI中鼎(9933)傳出在美國的子公司「中鼎美國」承攬工程投資案踩雷,其再生能源廠客戶GCEH聲請重整,但仍有196億元應收帳款。中鼎周二(5/13)暫停交易,稍早舉行重訊記者會,除公布首季財報,也說明事件原委。中鼎董事長楊宗興表示,中鼎美國子公司(中鼎美國)提列美國Bakersfield Renewable Fuels, LLC (BKRF)專案長期應收款之預期信用減損損失約31億元,認列所得稅利益5億元,淨影響數為26億元,首季由盈轉虧1.52元,台幣對美金升值調整數將反應於半年報。接下來是否「逐季」提列費用,楊宗興說會定期和會計師檢討GCEH營運,是否與財務預設相符,主要希望它們重整期能順利結束,再做必要調整。中鼎自爆出呆帳196億危機後,股價苦吞4根跌停,從39元一路跌到最低24.9元後,近日股價維持橫盤、周一(5/12)收在29.35元,跌幅仍高達24%,公司表示,將定期追蹤中鼎美國營運,必要時調整信用減損損失。
日期:2025-05-13
中鼎公告旗下孫公司「中鼎美國」,因承攬工程業主聲請重整,未收回的應收帳款高達196億元。穩健企業重踩雷坑,凸顯風險管控失靈,事發以來公司未即時對外揭露充分資訊,引發投資人質疑。
日期:2025-05-07
因應台美貿易談判,政府研議調降保健品現行30%的進口關稅,民眾有望買到更便宜的維他命。但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代工產線外移,如何幫助國內業者度過難關,成為政府的新挑戰。
日期:2025-04-23
羅麗芬長得極為精緻,就像個洋娃娃,透白的肌膚、玲瓏有致的身材、輕柔的說話聲,而且她還是個學霸,25歲就在香港取得中醫師證照。2022年憑實力考進北醫大學管理學院「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今年1月順利畢業。她說:「我去考北醫時,有很多董事長跟我說,妳要來考,先跟我打聲招呼。」她斷然拒絕:「不行!人家會以為我是靠關係,萬一我沒考上,不是太丟人,我不可以告訴你。」「我的人生哲學就是:你自顧成長、上天必有獎賞。只要你肯努力,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會竄出一個讓你很感動又很驚喜的收穫。」
日期:2025-03-26
農曆年後,與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執行長張幼翔做了一場專訪,除了談到TBMC的選題策略及競爭優勢外,對於台灣生技業如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也有不少討論,藉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5-02-20
《存股助理電子報》解除對生達(1720)、宇隆(2233)及亞泥(1102)三檔股票追蹤,今後我們將集中更多心力,發掘價值型成長股與景氣循環股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5-02-04
2024年台灣醫療展於12月盛大舉行,眾多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創新應用在展會中亮相。作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亞太區總經理蔡慈予Kalucia Tsai代表設備大廠The Baker Company在此次展會中展示了其在GMP細胞治療製劑與低氧操作技術上的應用,吸引了來自醫療研究、臨床應用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4-12-17
原先預計於十月起試辦、希望改善缺藥問題的處方箋改革計畫,遭到醫界與主流民意反對。想順應國際潮流推動改革,政府應先加強監測學名藥品質、落實相關配套,才能讓民眾安心。
日期:2024-11-27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積極打造「健康台灣」,然而許多罕病患者依舊面臨無藥可醫,仲恩生醫長期專注治療神經罕病的幹細胞新藥開發,研發進展最快的幹細胞產品Stemchymal®,已在台灣和日本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依循今年6月甫通過的《再生醫療雙法》,Stemchymal®有望成為異體細胞新藥在台實際應用於罕病治療的第一例。
日期: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