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從恆大(股價跌了9成)蓋的房子醒來,拿起小米手機(跌4成多)刷起了知乎(跌3成多),騎上小牛電動(跌3成多)去上班,路上順便點上一杯奈雪(跌6成)。」
日期:2022-01-10
新的一年來臨,轉職潮也要來了!人力銀行預估,今年將迎接3年來最大轉職潮,但台灣中高階層主管普遍悲觀看待職場前景,擔憂轉職不易。對此,專家指出,可培養5大接班特質、3大能力,提前適應未來中高階職場。
日期:2022-01-03
「永豐餘的五大願景是長久的工作,我或許不是最後完成它的人,但我絕對是參加開始,並推動它走出幾步的人。」俐落短髮,眼神溫柔且堅定,永豐餘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劉慧瑾在上任半年後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這麼說著,言談間滿是對永豐餘能源轉型計畫的期待。事實上,劉慧瑾這個名字,在今年五月永豐餘股東會董事改選之前,對許多傳產人而言是相對陌生的。不少人都好奇,何家人全數從永豐餘投控董事名單中退場,全面進入專業經理人制後,為什麼是由這個在電子、科技業多年的傳產門外漢,來接下這個職務?
日期:2021-12-20
經濟部支持工研院在疫情期間,以防疫科技協助醫護人員守護防疫第一線,化科技力為防疫力,展現Technology Can Help的精神,也讓工研院防疫科技獲國際雙料大獎肯定!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獎Globee Awards日前頒布2021年度的傳播卓越獎(Communication Excellence Awards),在經濟部科技專案的支持下,工研院以防疫科技與突破疫情限制的防疫數位行銷成果,從近千件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於COVID-19企業應變類別中,榮獲「最佳科技金獎」(Best Technology Gold Winner)與「年度行銷銀獎」(Marketing Campaign of the Year Silver Winner),表彰工研院迅速敏捷應變的防疫科技,以及運用創新數位行銷,透過媒體快速擴散發揮影響力,讓防疫科技受到國際企業矚目,包括美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等均跨洋洽談合作商機。過去許多國際大廠如:NVIDIA、T-Mobile、IBM、美國知名人資管理公司ADP等也都曾獲傳播卓越獎肯定,而工研院更是該獎創立以來首個獲獎的臺灣機構。
日期:2021-12-14
為掌握下世代量子計算領域發展契機,鴻海研究院於今「NExT Forum」量子計算論壇宣佈成立「離子阱實驗室」,由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主導開發量子編譯器,投入離子阱量子電腦的開發規劃,預計5年內推出5到10位元開源、可編碼離子阱量子電腦,作為中、長期可擴展量子電腦的平台原型。
日期:2021-12-12
今年全球跨入電動車「元年」,不僅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市值狂飆,遠在台灣的台股投資人,也不斷搶進電動車概念股,其中,高居全球第一大電源廠的台達電,可說是台灣布局電動車產業最久、也最深的電子業者。
日期:2021-12-08
南韓三星電子今(24)日早上終於公開備受矚目的美國新晶圓廠投資案,將投資170億美元(約4700億台幣),在德州中部的泰勒鎮設立先進技術的晶圓廠,預計明年上半年動土、2024下半年投產,這也是三星在美國歷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早在2019上半年,三星電子就高調提出「半導體願景2030」,擬未來12年總共投資171兆韓元(約4兆3700億元台幣),宣示要在2030年成為非記憶晶片類半導體產品的全球第一名。換句話說,三星等於不點名地挑戰台積電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但連南韓自家的專家都認為,三星宣布要在美國投資的170億美元,手筆或許很大,但若真想挑戰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一定要把晶圓代工事業或系統LSI(系統半導體)事業分拆出去,「不做這件事就辦不到」。
日期:2021-11-24
「我一定要洗刷我的清白,我不是仿冒者!」2017年4月,美國掃地機器人大廠iRobot,透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控告11家企業侵權,其中1家公司,是台灣掃地機器人業者松騰實業;基於對自家產品技術與專利的信心,松騰董事長燕成祥,第一時間除強調絕無侵權外,也表達了不惜一戰的態度。
日期: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