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黃金十年,雖然面臨能源轉型、數位轉型等多方面挑戰,不過,在台商回流、科技產業擴大投資等因素影響下,還是讓台灣近年來繳出漂亮成績單。特別是多個縣市因產業發展而受惠,如桃園市在市長鄭文燦努力下,不少產業紛紛進駐發展,讓就業力及經濟力明顯突出,因此桃園人口這7年來多了21萬人,為六都中發展很快的城市。
日期:2022-06-30
台灣在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上,除了產業發展的創新變革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串聯及整合資源,協助企業能有地、有資源,安心的發展下去。今(6/30)日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特別請來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嘉義縣長翁章梁,分享如何憑藉自身優勢,進而推動產業升級,除了打造移居城市外,更藉著上下游產業的串聯及資源整合,讓企業得以深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日期:2022-06-30
就在全球面臨COVID-19、烏俄戰事、升息、通膨等威脅,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之時,地理環境或人口數上為蕞爾小國的台灣,依舊在科技及多個產業上表現亮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於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投資台灣 全球洞見」二○二二疫後經濟線上研討會中預估今年台灣仍可維持3.5%至4%的經濟成長,只要掌握優勢,台灣仍充滿國際競爭力。
日期:2022-06-30
由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台灣服務業聯盟、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投資台灣、全球洞見」2022疫後經濟線上研討會,於今(22)日下午登場,會中邀集多名專家、學者、業者,分別從產官學研角度,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商機。
日期:2022-06-22
全球最大專業電子代工業者鴻海集團(2317)近兩年在ESG上大步邁進,不僅由董事長劉揚偉提出「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上半年提出六項永續策略及32項永續目標,更宣示淨零碳排時程,包括2030年綠電使用佔比50%以上,以及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在鴻海的整體ESG策略中,對內溝通重要性不亞於對外溝通,惟鴻海全球員工達100萬人,遍布24個國家及地區,橫跨137個不同廠區,要怎麼做好員工日常管理、防疫及訊息溝通?原來,每位鴻海員工的手機都有個集團內部使用的App,幾乎把每天的食衣住行層面都包括在內。
日期:2022-06-17
金屬機殼大廠(2474)自從2020年將營收占一半的iPhone機殼業務賣給中國業者藍思後,自此進入轉型期,除了去年營收、獲利砍半、間接員工大減3成,股價也持續低迷不振,甚至出現股價低於淨現金的狀況。面對未來變局,在機殼產業超過30年的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有何對策?
日期:2022-05-27
第一批帶有鴻海血統的電動車,下半年可望在北美上路,成為鴻海進攻電動車領域,第一個在海外市場成品化的實績。鴻海與美國電動卡車業者Lordstown Motors,今(12)日在台灣時間大清早(美股11日收盤後)同步公告,雙方正式達成代工生產製造協議及合資開發協議。鴻海將以2.3億美元(約69億元台幣)買下Lordstown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汽車工廠,將為對方生產首款商用電動皮卡(pickup,貨卡車)Eudurance,預計下半年開始出貨。這座工廠將是鴻海第一個北美電動車製造基地,未來也將為其他代工客戶生產電動車,且該廠400位員工同時加入鴻海。
日期:2022-05-12
日前參加「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簡稱MET)的揭牌儀式,包括生醫行業重量級產官學研等貴賓都到場,其中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張鴻仁談到「台灣醫療如何國際化?」的演講,是近幾年我聽到最針對問題核心提出的觀察與建議,我也整理在這個專欄中與大家一起分享。
日期:2022-04-22
全世界都在為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暖化想解方,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估計,當數位科技助攻企業淨零排放,將有效降減20%碳排。為推進台灣減碳步伐,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D4SG資料英雄計畫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於今(21)日共同啟動「淨零峰會暨數位氣候行動獎」,以企業減碳常面臨的產品碳盤查、能源管理、製程優化等方向進行企業出題展示,號召有減碳需求的企業、技術團隊、民間團體共同解題,推進台灣的減碳步伐。
日期:2022-04-22
近年來,政府以推動智慧國家為政策目標,其中,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以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智慧城鄉計畫最受到矚目,並為民眾帶來「有感施政」,除了替地方政府解決既有問題,同時還爭取到包括「無人機智慧農噴服務」、「AI登革熱防治系統」等國際輸出商機,因此廣受外界好評。
日期: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