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一間隸屬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德州兒童醫院的疫苗開發中心(CVD),雖擁有研發新冠疫苗的技術,卻未獲美國政府重視,只能靠慈善機構贊助,默默努力,從事疫苗開發。
日期:2022-01-18
新冠疫情(COVID-19)在11月底從非洲南部出現了最新的Omicron變種病毒,世界各國莫不嚴陣以待。國內疫苗大廠國光生技(4142)董事長詹啟賢透露,國光已經動起來,在已知病毒定序的情況下,開始做Omicron變種病毒的核酸及蛋白合成,為未來可能應變做好準備。國光生技也早已布局次世代的新冠疫苗,不僅今年9月獲得印尼政府核准進行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合併人體臨床實驗,上周也與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旗下北極星控股的醫藥事業Aios Biotech成立合資公司,授權對方未來在東南亞市場銷售國光生技自力開發的新冠疫苗。但詹啟賢也提醒,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統計,傳染病的疫苗不僅開發時程較長,最後能獲得主管機關核發藥證的成功機率更不到10%,因此外界對生技業投資及經營宜以長線看待。他說,「因為要打好基礎,要有耐心,做了8年、9年、10年很正常」。
日期:2021-11-30
「情報機構應加倍努力,蒐集、分析有助我們更接近最終結論的資訊,並於90天內向我報告。」今年5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聲明,要求情報單位,針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調查;如今,這項調查已於當地時間周二(24日)截止,白宮方面預計,最快可望於下周,發布「非機密版本」報告。
日期:2021-08-24
國產高端疫苗今(23)天開打,總統蔡英文一早抵達台大醫院接種高端疫苗,過程也全程直播,更在臉書寫下,「不會痛,現在精神很好!」高雄市議員黃捷也於早上,至鳳山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施打高端疫苗,直呼「真的是很棒的體驗」;更大讚現場流程動線規畫良好,「9點半準時到,不到10點就打完」。
日期:2021-08-23
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各國陸續執行大規模疫苗接種,盼藉此達成「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然而,新冠病毒難纏的程度,超乎想像,甚至連「牛津/阿斯特捷利康」(Oxford-AstraZeneca)疫苗研發主任波拉德(Andrew Pollard)都認為,想靠疫苗實現群體免疫,是不太可能的。
日期:2021-08-16
美國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又傳出更多孩童染疫, 《紐約時報》8日報導,有孩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長期「身體、心理和神經症狀的後遺症」。
日期:2021-08-15
成功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的莫德納,在台灣擁有近400萬名的鐵粉,近期更傳出韓國為了催貨而派代表團赴美。在市場強勁需求的拉抬下,莫德納股票在近一年飆漲近5倍,但近日因為市場出現雜音而拉回,若想投資莫德納,但又不想押單一個股的投資人,不妨可以參考以下10檔基金。
日期:2021-08-13
時間是2020年1月6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結構病毒學家、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麥克萊倫(Jason McLellan),正和家人在猶他州帕克市(Park City),享受滑雪假期。
日期:2021-06-15
高端疫苗(6547)今(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其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MVC-COV1901,已進行二期臨床實驗解盲,且解盲成功,將盡快把分析報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至食藥署,進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
日期:2021-06-10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