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宣布全球裁員5%!2024年開年至今,已經有156家科技公司傳出裁員消息,共計38,927名員工被解僱。除了Google,還有哪些公司裁員?
日期:2024-02-16
今周刊編按:Google去年大砍1萬2千名員工,光是資遣費和其他費用上就花了21億美元(約新台幣658億元),不過更驚人的在後頭,2024年才剛過完1個月,Google又宣布將再裁員,估計第一季資遣費將高達7億美元(約新台幣219億元)。外媒報導,Google為節省更多成本將繼續裁員,首當其衝的部門包含硬體、廣告、開發工程、語音助理、YouTube以及X實驗室(X Lab)等;而Alphabet兼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也在財報會議上透露,今年還有可能會進行多次裁員。
日期:2024-02-01
大學瘋新創!台大創創中心週四(11/30)舉辦天使投資經驗分享,由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與美國瑪麗蒙特大學(Marymount University)教授暨Mobile 365創辦人蕭一白,分享新創成功的經驗與洞見。
日期:2023-12-01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開啟價格戰,打算犧牲利潤率換取高市占,不過進展似乎不順利,日前發布第3季營收和獲利,均低於市場預期。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日前指出,特斯拉與比亞迪(BYD)在營業利潤率差距估已在1%內,比亞迪隨時可能超車成為全球電動車龍頭。陸行之點出,不要再說特斯拉降價是在反映成本降低,經過1年的大降價,特斯拉每輛車利潤只剩下2882美元,簡直慘不忍睹。對於特斯拉的經營模式,他再度於臉書發文說,自己看了「馬斯克傳」後,覺得馬斯克應該不算特斯拉創始股東,但是沒有馬斯克的龜毛多事,就沒有今天的特斯拉。有網友提出憂心,認為未來1至2年根本大災難,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燒錢,FSD(全自動輔助駕駛)看不到像樣的突破,「中國造車勢力要出頭了」。陸行之對此回應,「沒辦法,但投資人會給些馬斯克技術溢價的,想想要不是馬斯克,誰會投SpaceX?根本無法想像的企業模式。」
日期:2023-10-30
一八九一年十月一日,位於美國加州的史丹佛大學正式開學,校訓是「讓自由之風永遠吹拂」。創辦人利蘭為鐵路大亨,他為悼念喪子而向時任哈佛校長取經辦學,開啟學術自由風氣。
日期:2023-10-18
核融合長年來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聖杯,隨大量人才、資金開始投入,距離我們或許沒有想像那麼遠。
日期:2023-09-06
目前約有1250億美元等值的穩定幣於全球流通,每日約百萬個活躍錢包進行交易,這樣的用戶數已頗具規模,而PayPal 的加入更將進一步推升使用量。
日期:2023-08-16
收購社交媒體平台推特(Twitter)的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透露,由於廣告收入下滑約50%,債務負擔沉重,以至於推特現金流仍為負值,這也代表他今年3月份預計6月轉虧為盈的期望破滅;也顯示他各項大刀闊斧的削減成本措施,都未見效果。不過,馬斯克又有新招!他在推特發文,預告改變推特的商標,「我們很快會告別推特商標,逐漸告別所有的鳥」。同時預告把推特的網址改成「X.com」。一段短影片,畫面中的「X」字樣搭配黑底,取代推特原先藍底白鳥的經典標誌。目前實際輸入X.com網址後,網頁也已導向推特頁面。
日期:2023-07-24
(今周刊1385)金融產業是破壞式創新的主戰場,傳統金融業猶如現代版的恐龍,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突變而絕滅,為此,華爾街龍頭紛紛投入巨資,狂奔擁抱AI。
日期: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