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SCFI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SCFI共有99項結果
政治社會

海運瘋狂3年後回到正常腳步…長榮總座信心喊話:明年保守「但不悲觀」 3大問題有解

編按:長榮海運(2603)週五(10/14)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謝惠全表示,市場原以為2021年已是海運業的高峰,沒想到今年獲利更好,今年長榮獲利會比去年佳。海運瘋狂三年,激情後回到正常腳步邁進,未來將端看「供需」。謝惠全表示,明年將進入「新航運元年」,船公司或許面對更多挑戰,但對於已經準備好的船公司來說,更可以看出競爭力。

日期:2022-10-14

台股

運價災難性崩跌仍未見底,長榮、陽明、萬海9月營收觸礁,我還能上船?法人:後市全看2關鍵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今年初的5,109點歷史高點以來,到近一期的1,922.95點,海運運價堪稱災難性崩跌,衝擊貨櫃三雄9月營收,僅長榮(2603)維持較去年同期成長5.5%,陽明(2609)、萬海(2615)都月減及年減,台驊控股(2636)也同臨雙降窘境,這波海運大行情之下首見年減。

日期:2022-10-09

台股

大盤高低點?最夯產業?第四季台股投資展望大調查 跟對高手!洞悉內資法人操盤攻略

今年以來,外資大賣台股,全靠業內主力大買撐盤,台股在行情震盪、加速趕底後,究竟這些內資投信、業內操盤人怎麼看待第4季行情?《今周刊》針對投信基金經理人、投顧主管、內資操盤手等20位市場專家做調查,搜羅他們現階段的操作策略、產業布局重點及風險管控的想法,作為投資人參考依據。

日期:2022-10-05

全球股市

運價重跌逾6成專家點2原因...「巨型韭菜」中環認賠急斷尾?大砍陽明虧2114萬

貨櫃海運運價連15黑,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上周五最新報價來到2072.04點,周跌10.4%,除美西線失守3000美元,連美東線跌幅都加大到8.89%,因船公司填艙壓力大,運價愈殺愈低,專家指出,運價下跌迎向「硬著陸」,未來陸十一長假過後,10月下半月貨量是否回升,是運價止跌觀察指標。

日期:2022-09-26

理財

長榮陽明萬海還能買?中國-東南亞航線驚見「負運價」…海運榮景恐結束,3面向拆解後市

編按:市場的反轉超乎大家想像,全球海運的「高光時刻」恐怕已經結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連續第14周下跌。根據財新網報導,扣除低硫燃油附加費,中國到東南亞越南、泰國等地的實際運價7月起就已經是「負值」了。台股早盤大跌逾250點,失守萬四關卡,摜破7月12日國安基金宣布進場以來低點13928.66點,創21個月來新低。航運類股表現疲軟,指數下跌4%,長榮海運(2603)下跌9.5元,來到148.50元、萬海下跌3.1元,暫收71.8元、陽明海運(2909)下跌4.2元,暫收63.20元。

日期:2022-09-26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0926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9-26

台股

長榮(2603)減資9/19新股掛牌遇挫,我還能上船嗎?觀察航運股陽明、萬海「這表現」,答案就揭曉

貨櫃一哥長榮(2603)9/19即將出關,減資前最後收盤價為80.8元,減資後恢復買賣參考價為187元,相較於上周五(9/16)日陽明(2609)73.5元以及萬海(2615)80.7元,明顯拉大差距,長榮減資6成後市場流通籌碼大幅縮減,減資後股價表現,法人看好長榮股價仍具有補漲空間。不過今早一開盤,長榮一度股價下跌超過9元或4.8%,最低來到178元,隨後再拉升至180元關卡之上,終場下跌18元,收169元,跌幅9.62%。而長榮股價跳水,也拖累陽明下跌7.48%、收在今日最低價68元,萬海則下跌8.17%、收在今日最低價74.1元。

日期:2022-09-19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0912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9-12

台股

長榮、陽明、萬海…運價狂崩、明年EPS估跌70%,貨櫃三雄榮景這次真結束?達人曝「跳船時機」

上週在上家教班的時候,兩個班級的同學都不約而同的問到:「長榮可不可以參與減資?」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分成二個部份來考慮。

日期:2022-09-07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0905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