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VT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VT共有37項結果
理財

「我爸曾1年輸掉1間千萬板橋房!」田僑仔落魄啟示:投資理財這事,其實很多家庭比你想得更艱辛

投資理財這事,常被人簡化為「股票投資」或是「選股策略」。隨著年歲增長,加上接觸的讀者也越來越多,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人是很無奈的。

日期:2024-03-26

ETF

當00940成分股走跌,會發生什麼事…買高股息ETF有7個雷區別誤踩:誰敢保證8%殖利率?

千億巨嬰00940(元大臺灣價值高息)掀台股高息ETF旋風,連央行總裁楊金龍也罕見示警「羊群效應」,認為一窩蜂投資恐造成市場劇烈波動,投資達人整理出7大迷思,提醒ETF持有一籃子股票,風險絕不可能低到哪,不僅8%複利沒人敢掛保證,且成分股若走跌,即使殖利率翻倍到16%也非好事,加上一旦價跌才換股,更會產生已實現損失,導致股利縮水,投資人別輕踩誤區。

日期:2024-03-17

ETF

5個月破千億規模!00929這檔月配息ETF真的好到值得上車?關於網上5點質疑,存股人這樣說

00929於11月6日達成千億規模最速傳說,喜歡的人又增加了,但是質疑的聲音也多了,俗話說不遭人妒是庸才,代表929表現讓人眼紅,經得起挑戰才能在市場上發光發熱。我目前進行一年分批買進100至300張實驗,實際去參與體驗00929的投資,所以我很關心網路上各種優點與缺點的論述,優點的部分太多人去說明,我就跳過。本文針對網友關心可能是缺點的地方,簡單說一下,若真的是缺點,未來持有滿一年後,我就會作為更換的依據,反之,若只是杞人憂天的想法,自己就會繼續買進並持有下去。

日期:2023-11-16

ETF

0050、0056...他43歲存股這5檔ETF,48歲月領10萬提早退休,「3步驟找買點」不上班資產還多300萬

編按:本書作者「阿福の投資馬拉松」版主詹英哲,在這波ETF熱潮之初,鑑於國際經濟局勢波動,降低單一個股操作比重,改買ETF。他之前持有日友(8341)、大地(8437)和鮮活果汁(1256)等中國概念股,但因中美持續對抗,中國逐漸失去製造大國的優勢,經濟陷入困境,他決定改尋新目標,而ETF的特色:分散市場,管理費用低,長期持有,更適合正在追求FIRE人生、無法承受高度投資風險的自己。他從43歲開始分批買進台股0050、0056、006208和美債00720B、00751B,5年即達到月領10萬的目標,48歲時就從IBM退休,開啟第二人生。

日期:2023-10-12

全球股市

存股是什麼?2023有適合推薦投資的嗎?學會看指標,包準輕鬆學會怎麼買!

近幾年,存股旋風席捲臺灣。許多投資達人以親身經歷推廣存股優勢,持續買進一檔好股票長期持有,就有機會年領百萬股息,實現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目標。但你了解存股是什麼嗎?或者你真的懂得該如何投資存股嗎?透過本篇一次完整分析,從指標、標的完整說明,讓你輕鬆了解存股、學習投資理財!

日期:2023-09-22

ETF

他35歲棄銀行金飯碗,不藏私教5步「月入10萬」:我2個理由不選台股ETF!

7年5班的房產專家喬王畢業後進入銀行,他在工作上表現良好「一年跳一級」,從高級專員、襄理升到副理。但,他不想一輩子捧金飯碗,31歲那年決定嘗試不一樣的事,去學房地產、美股投資。銀行出身的他比別人更明瞭房地產投資的眉角,當起包租公後、開設線上課程。2021年4月因為已有穩定被動收入,再加上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所以毅然離職,全心投入。

日期:2023-03-27

房地產

未來最不值錢就是房子!2個理由,他不買房只租房:怕繳完30年房貸才發現,老時窮得只剩房

最近身邊一個朋友買了房,他聽到我還是不買房,依然是到處租新房子住,納悶的問我都不會擔心未來沒地方住嗎?

日期:2023-02-26

ETF

存股0050長期賺更多,為何不All in就好?達人列2大理由「還是要存00878、0056」

前一陣子有位新手粉絲詢問小車:「既然0050年化報酬比核心持股高,那為何不全部存0050,而要分配一些比例存核心持股呢?」我的回答是:「理論上這樣最好,但實際上要做到很難。」(編按:小車的核心持股有00878、0056等)

日期:2023-02-16

ETF

明年上路!美國下重手,賣「這種ETF」將課10%重稅,恐比股利所得還多…2件事讓投資人超煩

根據《財訊》報導,為了對抗通膨,黃金、糧食、能源等商品ETF都成為熱門標的;不過自明年起,交易這些ETF要被預課總價金10%的重稅,影響可能比對股利課稅30%還重!

日期:2022-10-28

台股

台股從萬八→萬二,那些說「我OK你先買」的人,最後變有錢了嗎?為何空手看戲風險更大

投資要用閒錢沒錯,但如果你為了安全感,保留太多現金在手上,很可能就會受到「現金拖累效應」影響。投資規劃不只是一次兩次的操作,有整體的佈局,才能有見樹又見林之效。

日期: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