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同步看好人型機器人發展商機,連帶讓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後勢看漲。近月股價從2/3最低52.5元,至周一(2/24)最高已經翻倍來到105.5元的新漢科技(8234),董事長林茂昌指出,過去因為標準不一,無人全自動生產線很難打造,現在透過開放標準,可以打造無人生產線和無人工廠,台灣若能領先全世界走向開放標準的相容機器人和智慧產業,可以為全世界打造無人工廠。黃仁勳日前看好未來2 到3 年內,AI 人形機器人將出現明顯突破,林茂昌則相對保守,他引用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見解說,「現在時機還沒有完全到」、「我在看5年之內,大概還沒有完全的實用的價值」。謝金河也認為,跟自駕車一樣,都需要一點時間。至於台廠在這場AI、人形機器人戰役中要如何突圍?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助理教授侯宗佑認為,機器人的大腦,也就是晶片運算能力還是滿重要,大家會更期待人形機器人可以溝通上無縫溝通,這時運算速度就很重要,這就會是台灣一個很大的優勢。謝金河秀出機器人產業分佈圖指出,從最高端的AI感知系統,也就是晶片到視覺系統,有大立光、聰泰;機器線性關節零組件相關零組件、電池機構件、散熱、軸承齒輪、自動化設備,這些和大、鴻海、華碩、和椿到英業達都會有角色。
日期:2025-02-24
CES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1/7)發表演講,宣布將與TOYOTA合作,推動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而比亞迪、理想、小米及極氪等4家中國車廠也都是合作夥伴。另外,Mercedes-Benz車隊將從今年開始搭載輝達技術。TOYOTA和輝達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瞬間讓股價跳漲近4%,終場收漲1.36%。這次黃仁勳演講備受關注的,依舊是有哪些公司被他提到,以下8大類供應商以及製造商一次看!
日期:2025-01-08
台股機器人概念股近期大漲,儘管大部分公司的營運基本面還遠遠跟不上,市場仍看好未來在AI加持之下,機器人轉型升級將帶來長線大商機。
日期:2024-12-31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第3季財報,雖然整體營收未達預期,但淨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預計2024年交車量將實現小幅增長,電動皮卡Cybertruck「首次實現毛利率為正」。對此,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表示,特斯拉總是喜歡給投資人驚嚇,但「永遠記得該反向思考」。陸行之認為,當大多數分析師預期特斯拉將達不到第3季度營收及獲利預期,股價從近期高點回檔近20%,結果因為公司降本增效,獲利數字竟然在營收不如預期下超過市場預期,盤後漲超過10%,「只要老馬不要在電話會議裡亂說話,今晚開盤應該不錯」。
日期:2024-10-24
人工智慧與ESG永續是今(2024)年的熱門議題,資安則是企業在推動AI與永續轉型時不可忽視的關鍵,對此,精誠軟體服務在臺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指導下,攜手國立中興大學資通暨個資安全技術與服務產學聯盟共同主辦「三軸轉型下的資安治理論壇」,邀請眾多產官學專家共同解析最新趨勢與案例,協助企業找出資安、AI與ESG三軸轉型下的最佳治理策略。
日期:2024-10-07
鴻海科技日登場!這次不僅將展出兩款全新設計電動車,預計輝達的AI伺服器GB200的量產版,也可望在活動中同步亮相。GB200預計在11月量產、年底就能小量交貨,這次科技日能否再帶起AI狂潮?新新併隨中信金退場後,2家公司本周就要召開股臨會。不過,反對派新光金大股東林柏翰大張旗鼓,不斷向新光金外資與小股東喊話,呼籲投下反對票。這場金融合併戲碼能否順利落幕,仍待觀察。1、鴻海科技日來了! 不只有電動車、GB200量產版也亮相2、新新併最終回? 新光金、台新金召開股臨會3、特斯拉「全自駕」計程車來了 未來汽車真的不需方向盤了?
日期:2024-10-07
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眼中,不僅由機器指揮機器來製造機器(或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更趨成熟。總有一天,這個世界將會看到人類社會的許多層面,是由機器人在幫忙人類,包括照顧或醫療等場域。他認為,人工智慧(AI)的下一波,就將是實體AI(physical AI),而人形機器人只是表現方式之一。
日期:2024-06-03
今周刊編按: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3月11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杜比劇院登場,此次的入圍名單中,以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奧本海默》囊括13項入圍,成為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入圍11個獎項緊追在後。其中以《奧本海默》奪最大獎,狂拿7獎成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席尼墨菲)等獎項。
日期:2024-03-11
人工智慧(AI)在近年來成為全球當紅話題,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團隊預估,隨著AI技術漸趨成熟,數年內將影響44%工作內容。如今,以人工為主力的外送餐點工作是否也即將被AI機器人取代?在人力荒擴大的境況下,日本Uber Eats正式推出以機器人提供的自動送餐服務「Robot Delivery」,由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與新創公司Cartken合作,並嵌入輝達(NVIDIA)開發的AI運算裝置,讓機器人包辦從餐飲店取餐到送餐至客戶手上。
日期: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