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惜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惜食共有61項結果
美食旅遊

蝦膏做蔥油餅、七巧板放上餐桌…「T+T」連3年摘米其林一星再開新店,讓中式風味變時尚

連續三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主廚曾獲得《米其林評鑑指南》頒發的年輕主廚大獎,隨著不斷與「米其林」這三個字多有牽連,當代亞洲風味餐廳「T+T」,已成為台北精緻餐飲圈不可取代的一員。

日期:2023-11-10

生活消費

孔雀魚食物共運計畫》把即期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上!林坤正:我從花東牧師身上學到,愛是最強的力量

很多公益團體都建立將「惜食」送給弱勢團體的機制,但往往運費成本遠高於物資本身的價值,社會企業孔雀魚普惠科技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推展共運平台,讓順路去東部的人幫忙運貨,過去2年累計送出上萬份物資到台灣東部,如今發起人林坤正更在「WaBay 挖貝」的群眾募資平台推出「共運計畫」,要把量能拉到一個月1000 戶。

日期:2023-11-06

政治社會

最佳永續觀光發展獎》從環保夜市、契作小農到山林走讀的減碳實踐 花蓮、新北打造綠旅在地品牌

《今周刊》二○二三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其中「最佳永續觀光獎」由花蓮縣、新北市拿下,它們怎麼結合在地優勢和特色,推動綠色旅遊?

日期:2023-10-20

教育

落實「顧好下一代,爸媽更輕鬆」教育政見 桃園國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 安心吃出健康

桃園市人口直線成長,今年6月起突破230萬市民人數,市長張善政上任以來,落實長者三節禮金調高、國中小營養午餐全面免費享用以及幼兒園大班助學金等等重要福利政策,打造成大家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每一天都迎向陽光邁向進步。

日期:2023-09-21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與世界共好 友善環境!消費新選擇

旅行作為身心的調劑,已經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現今訴求減碳的時代中,有沒有可能讓減碳與旅遊並存?其實只要透過適當的住宿和飲食選擇,就可安排一場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的旅遊。

日期:2023-06-02

科技

讓減碳成為生活一部分 新北攜手市民當永續領頭羊

氣候異常成為全球共業,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提醒,地球溫度上升速度超乎想像,自工業革命以降,已升溫1.09度C,世人再不有所行動,未來10年將超過《巴黎協定》議定控制的1.5度C。全球暖化勢必帶來毀滅性衝擊,新北市是全國人口數最多城市,責無旁貸自食衣住行娛樂落實減碳,從都市規劃的點線面擘劃行動,推動智慧零碳建築、潔淨生產工業、綠色友善交通、循環零廢生活到韌性宜居城市5大面向展開,超前部屬與地球共好,成為永續領頭羊。

日期:2023-05-08

生活消費

全聯永續計畫四大方向全面啟動,「惜食計畫」營造社會善的循環。

全聯企業身為本土企業已陪伴台灣民眾25個年頭,以「省錢省資源」的企業宗旨致力於對土地的關心。持續推動永續計畫。繼2021年以生鮮食材為主軸提出「全聯善美的食物計畫」後,今年以「全聯善美的永續發展策略」為中心,發展「循環減塑」、「永續農業」、「減碳綠能」、「惜食減廢」四大方向。更組成全聯永續小組,加強企業永續經營的成效。

日期:2022-12-20

傳產

北市培力永續創新解方 臺北好社企共築未來城市新樣貌

當大環境不時冒出黑天鵝、灰犀牛等干擾變數,面對未知的混沌,焦慮在所難免,但「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不願向現實妥協,使得愈來愈多人積極投身尋求改變的解方。進入第8年的「臺北好社企」正是這樣前瞻趨勢的新力量,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培力社會企業,從食農創新、環境保護、減碳循環、社會共融、醫療照護、教育創新等六大議題全面展開,持續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的創新,打造兼具永續與多元的未來新風貌。

日期:2022-12-01

傳產

臺北好社企領頭 以ESG創新轉型邁向永續宜居臺北

隨著ESG浪潮興起,各產業都在積極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期待化危機為永續商機。北市府產業局8年推動「臺北好社企」培力社會企業的成果,正好成為促進政策、產業與創業團隊跨領域合作的絕佳平臺。因此,今年計畫8周年成果活動以「社企挺臺北!臺北的ESG大未來」,透過3場論壇交流、20間精選社企市集展攤,以及7間2022年輔導社企的Pitch Show,向上百位前來參觀的企業代表與民眾分享:臺北好社企是支持臺北產業ESG創新轉型的關鍵夥伴!

日期:2022-12-01

生活消費

50元買福袋賺「半價食物」!他從一袋甜甜圈發想惜食,拜訪800店家連家樂福、聖瑪莉都加入

據統計,臺灣人每年平均產生96公斤的廚餘,位居亞洲國家之冠,成為「浪費食物」大國,許多食物在成為廚餘前,明明仍在賞味期內,卻因為離期限過近又賣不完,最後只能落得銷毀一途。惜食平台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看到問題,對他而言這些「剩食」不該只是無謂浪費,而應該成為可食用的「良食」,甚至能幫助到無力負擔過多食物費用的那群人,透過再次利用、減少資源浪費。

日期: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