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政府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府債共有397項結果
理財

聚焦優質、慎選標的 揚帆於固定收益市場

正如技巧純熟的水手乘風破浪,我們認為固定收益市場 — 從高信評且高流動性的信用債,到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及部份非投資等級債券 — 將繼續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 在駕馭波濤洶湧的2022年後,固定收益市場在2023上半年的表現令人欣慰。評價重新調整,提供我們認為更有利的入場點,讓投資人揚帆啟航。

日期:2023-11-22

理財

用主動策略 掌握固定收益投資契機

被動式投資近年來雖然成長快速,但我們認為,選擇主動式管理進行固定收益投資仍有幾個重要的優點,尤其就當前情勢而言,利率未來走勢存在變數,通膨持續推升各種資產類別的波動。

日期:2023-11-22

理財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今周刊1405)他用一篇報告,畫下了一道名為「4%法則」的標準界線,這條界線,影響了將近30年的退休理財規畫思惟,在通膨陰影仍在、美國利率居高的環境下,這位退休理財教父提出忠告:這可能是最糟糕的退休時刻,但也是最棒的理財時機。

日期:2023-11-22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輝達季財報暴增 下季營收還會狂漲!股價飛天到650美元?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將在11月21日美股收盤後公布第3季財報,分析師預估營收較一年前暴增172%至161.1億美元,每股盈餘(EPS)更激增478%至3.35美元。分析師並預估第4季營收年增193%至177億美元。

日期:2023-11-19

國際總經

房地產沒救了?紐約時報:中國經濟40年來最嚴峻,習近平賭上國運,押注製造業能逆天改命?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08

國際總經

通膨是什麼?通膨會重傷股市嗎?以古鑑今,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熊市啟示錄》藉由回顧和剖析美國股市百年來的四次大熊市——1921年、1932年、1949年和1982年,精準拆解了股市、債券市場、央行利率調控、大宗貨物價格、上市公司基本面,與宏觀經濟指標等各項數據,在龐大繁雜的市場資訊中化繁為簡、理繩索引,為讀者回答投資界的大哉問──我們到底進入熊市了嗎?

日期:2023-11-03

國際總經

大宗商品多頭即將啟動?

大宗商品過去出現四次大多頭行情,都與美國政府債務的快速成長同步出現。這次,另一波多頭似乎即將啟動,部分原因依舊要拜美國政府所賜……。

日期:2023-11-01

台股

來上一堂台積電資產負債表的課!陸行之談「爆雷風險」,為何謝金河說看完財報是安心的?

來上一堂台積電資產負債表的功課。一輩子都在分析台積電能不能投資的天王級分析師陸行之先生,最近頻頻對台積電發出重砲級的評論,他說一些原因造成今年台積電表現很普通,表現只比大盤好2%,很多退休高管都在問台積電到底怎麼了?

日期:2023-10-12

台股

「台積電不是很會賺,債務為何一路攀升」手握幾百張台積電,陸行之拋5提問:是否已偏離張忠謀「財務保守」原則

地緣政治問題讓許多半導體大廠不得不擴大全球布局,像是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積電在過去12個月,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而被客戶要求採取高成本地區(美國、歐洲、日本)擴產策略。然而,在受到台幣貶值影響被外資當提款機、受到全球升息影響被部分追求較高利率的長期外資投資人賣超(台積電現金股利12/532=2.3% vs. 美國10年公債4.5-5%的殖利率)、在終端客戶需求轉弱庫存飆高的去年下半年為了怕影響本身及客戶的股價大幅波動而開始提供擠牙膏式的營收指引下修,這3大因素下造成台積電今年表現很普通,「只比台灣股市大盤好個2個百分點。」

日期:2023-10-08

保險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