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感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感性共有1060項結果
品味收藏

AKACHEN鈦金藝術於美國雙橡園展出 以文化軟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

除了高科技產業,台灣深厚的藝術文化實力也逐漸受到國際矚目。深耕珠寶產業三十餘年,鈦金藝術家陳智權AKACHEN致力於工藝的發展與文化扎根,是讓台灣鈦金藝術創作登上國際藝術殿堂、博得國際注目的前鋒先驅。在我國駐美代表處邀請下,其作品「木蘭」系列新作-「讚頌(GLORY)」以及「橄欖石白鑽黃蜻蜓 」,於今年十月開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雙橡園展出至2024年,長達一年的展覽並結合了友達光電獨步全球的FindARTs藝術科技,讓國際友人看見台灣藝術、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蘊。

日期:2023-10-25

美食旅遊

台東慢經濟從在地出發 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極端氣候讓全球更重視城市韌性與永續課題,尤其大自然天災的無情反撲,讓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反璞歸真。乘著天時、地利、人和,台東慢經濟時代來臨,既是台東人的生活態度,也是貼近永續的生活方式,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從在地出發的台東慢經濟,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凸顯土地價值並兼顧實際經濟產值,台東,與國際同步打造永續標竿。

日期:2023-10-23

科技

跨域創新 韌性未來

面對內外在環境挑戰,工研院第十二屆院士,匯聚智慧之光,帶領產業跨域突破,迎向創新及美好的韌性未來。

日期:2023-10-20

政治社會

中國船隻29次破壞馬祖海底電纜、政府官網遭攻擊…學者:應「事前防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與科技

在資訊戰興起、地緣政治影響下,關鍵基礎設施的維護早已涉及國家安全。在今年10月初舉行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中,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張雁翔分享了美國從法制面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經驗。他也指出,台灣偏向以「事後處罰」來嚇阻竊取關鍵科技、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為,但如何運用更多行政手段來達到「事前防範」,是應多加思考的方向。

日期:2023-10-16

美食旅遊

因為「這個理由」,他辭掉台北工作回池上30年 跟著池上人來場「慢活充電之旅」

池上書局是池上在地的第一家實體書店,更是許多池上人的共同記憶,從賣書、賣文具到現在更是旅人到池上絕對會造訪的另類「遊客諮詢服務中心」,舉凡池上大小活動資訊,都能在這裡獲得答覆。誰說池上只有伯朗大道呢?還有這幾種方式讓你慢遊池上。

日期:2023-10-11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影視協拍 叫好又叫座的幕後推手 跟著劇組看台中

近年來國片與台劇大放異彩,無論是《我最愛的笨男人》、《查無此心》、《他馬克老闆》、《本日公休》、《做工的人 電影版》,這些取材自常民生活的影劇,有著熱烈的討論度,在叫好又叫座的背後,共同點是都有著台中的參與。

日期:2023-10-06

全齡共享幸福抵嘉

嘉義市2023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 地表最潮芭比粉月亮傳遞溫柔療癒力

挺過三年多最艱辛的新冠肺炎疫情,嘉義市「2023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用光影寫成情書,在諸羅八景之一的北香湖公園,打造地表最浪漫芭比粉紅月亮,結合紅的熱情能量與白的純潔善良,染漾出柔和、由內向外的溫柔粉紅堅定力量,寄予默默付出守護嘉園的社會力最療癒的祝福,讓粉紅月光照拂大地,加速疫後恢復蓬勃生機。

日期:2023-10-06

產業動態

用「科技」翻轉農業大縣 串聯南臺灣科技廊道 嘉義變得不一樣!

提到嘉義縣,許多人會想到的是農業大縣或是台灣糧倉,因過去產業集中於農業發展,導致就業機會不足、青壯年人口外移等挑戰,嘉義縣長翁章梁上任後積極布局無人機產業、科技園區等硬實力,力拼將農業大縣轉型「農工大縣」!

日期:2023-10-06

政治社會

金鐘58/《人選之人》總統,成現實郭董副手!賴佩霞:我在想能夠為這片土地做什麼?

編按:第58屆金鐘獎近期公布入圍名單,賴佩霞憑著《人選之人-造浪者》角逐迷你劇集女配角獎。Netflix超紅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政治幕僚的職場日常為主軸,同時探討女性成長、家庭、同性伴侶等當今社會的多元議題。演員賴佩霞在劇中飾演飾演公正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林月真」,沒想到戲外也成現實,成為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這項決定不僅讓戲劇、真實變得模糊,也讓所有人在第一時間幾乎都不敢置信。以下為今周刊專訪賴佩霞。

日期:2023-10-05

政治社會

台灣自製潛艇夢想 30年後終於成真!從軍火商吹牛、中共阻撓到台船能力補強 海鯤艦問世難度到底有多大?

《財訊》雙週刊報導,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柴電潛艦「海鯤號」,9月28日由蔡英文總統主持命名暨下水典禮。這艘原型艦,不但完成蔡英文兩任總統任期最重要的國防政見,也宣示台灣艱辛的「潛艦國造」之路,走了漫長的30年之後,終於接近最後一哩路。依照規畫,由台船建造的「海鯤號」10月展開泊港測試,明年四月進行出海測試,若一切順利,明年年底前將交船給海軍編入作戰序列。後續進程希望2025年達到3艘潛艦,2027年達到4艘;未來會有8艘自製潛艦加上購自荷蘭的兩艘劍龍級潛艦,將可組成一支有效的潛艦艦隊,防禦中國海軍入侵我國戰略海域。

日期: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