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配偶過世的甲,要來決定未來如何把遺產分給老大和老二兩人,有A、B兩種方案,A是老大和老二各得一半,B是全分給老大。
這時有個乙就建議甲,我覺得如果既然沒辦法決定,就把遺產分成兩半,分別執行A、B兩種方案吧,這樣對他們就公平了,於是甲就這樣做了。老二:?! 這樣公平?
應該大家一看就都知道,乙建議的作法並不是什麼公平,而是就是一個偏重老大讓它拿比較多的作法。但是在資產配置的時候,好像很多人就是這樣把標的(方案)和資產內容混淆,然後覺得各買一些就是平均分配了。
偏重 vs.公平 不是光用標的來判斷
很常見的作法,以前也講過的,就是因為不知道VT(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和VTI(Vanguard整體股市ETF,僅美國市場)要選哪一個,所以就各買一半,但其實VT裡面就有60%的美股,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像表面上看的,叫作全球和美股各一半,而是其實是以80%的比例在重押美股。
還有個常見的作法或建議,就是覺得大盤型ETF和高股息ETF各有優點,所以就都買一些。例如60%大盤型,40%高股息之類的作法。這樣選的人,有可能想說,我大盤型佔比較多,比較偏重大盤。但實際上,大盤就是市場平均,裡面也包括高股息股票,而高股息ETF就只包括高股息股票而已,所以這樣的配置,其實不是偏重大盤,而是偏重高股息股票。
當然我這裡不是說有偏重的配置就是錯的,你覺得有特定的合理理由去偏重(例如老大就是對我比較好,所以讓他多拿一些遺產)也沒問題,而是你不要用了其實偏重的方案,還誤以為很公平或沒偏重。
▲不是什麼都買一些,就是合理的資產配置。
又買VT又買0050 就是偏重台股
關鍵的重點,就是不要只看「標的」(方案),而是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是否內容有重疊,是否有些內容原本就有在市場中應有的比例,才知道是不是偏重。例如全球股市ETF有按市值包括一定比例的台股,如果再買一些0050,就是偏重台股。
又例如大盤股市本來有包括小型價值股,如果為了因子投資持有小型價值ETF,就是偏重小型價值股。又例如全球股市大盤本來就有包括Reits,像我即使只是持有5%的Reits ETF,做的也是「加重配置Reits」。
弄清楚自己配置的真正特性,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而不是「什麼都買一些」就以為是合理公平分配的配置了。
延伸閱讀: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財金教授周冠男揭「指數投資6個重要觀念」:為何就算0050長成台積電的形狀,還是能分散風險
作者簡介_Ffaarr
主修歷史,以全球ETF進行指數投資超過10年,常撰文探討資產配置、指數投資和ETF等課題。另因鑽研《哆啦A夢》在網上又被稱作哆啦王。經營粉絲頁「ffaarr的投資理財部落格」
本文獲作者Ffaarr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