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罹癌後只有健保是不夠的!雙寶媽與乳癌和平共存逾10年分享:癌症治療6大錢坑與檢視保單3建議

罹癌後只有健保是不夠的!雙寶媽與乳癌和平共存逾10年分享:癌症治療6大錢坑與檢視保單3建議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廖嘉紅

保險

shutterstock

2023-06-12 10:06

我已經跟乳癌和平共存超過10年。分享我的真實經歷與陪伴保戶的經驗,利用保險來減輕抗癌的經濟壓力的經驗。

 

首先,我要告訴你一個事實:無論罹癌率幾%,當罹癌就是100%。這是我罹癌時的心情,也是很多癌友的心情。

 

在這個汙染、高壓的時代,罹癌率越來越高,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罹癌,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這些數字說明,癌症已經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而是隨時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風險。

 

你或許以為在台灣生病看醫生有健保,不需要擔心錢的問題。現實狀況是,因為罹癌症後,治療是條漫長的旅程,開刀跟化療會讓人累到沒辦法工作賺錢。再加上抗癌費用驚人,除了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部分外,還有很多隱藏的支出。

 

以下根據我的實際經驗,整理出了癌症治療的6大錢坑:

 

抗癌費用驚人,癌症治療的6大錢坑

 

1.收入中斷:

 

當我罹患乳癌時,2次開刀加上28次放射線治療,再加上賀爾蒙療法,導致體力下滑。將近2年的時間,我無法積極工作收入減半。更多的癌友因無法正常工作,收入直接中斷。

 

收入減少,但房貸和生活費不會減少的情況下。特別你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對生活與經濟造成衝擊與壓力。龐大的心理壓力,又對抗癌治療不利,於是陷入惡性循環中。

 

2.新式的自費醫療:

 

這幾年有些罹癌保戶自費加做癌症基因檢測。醫生參考基因檢測的結果,讓癌症治療方式與化學、標靶藥物的運用更為精準。

 

李小姐是乳癌2期:因2期癌細胞尚未擴散轉移,通常治療會以手術加上放射線治療為主。但因她的基因檢測檢結果顯示,遠端轉移的機率高,因此醫生安排加做化學治療等,來降低未來復發轉移的機率。基因檢測目前尚未納入健保,費用依檢查項目多寡從8萬到10幾萬。

 

3.放射線治療:

 

高達4成以上癌友需放射治療,健保只會給付傳統基本的治療,新式精準度高的放射線治療需要自費。我的朋友林小姐乳癌,在手術過程中搭配「術中放射險治療」單次治療費用23萬。

 

保戶陳先生為頭頸部的癌症,他借款100萬做質子治療。他跟我分享,質子治療和一般放射線治療最大的差異,就是精準治療腫瘤,讓腫瘤後方的健康器官和組織幾乎不會接受到放射劑量,所以可以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4.化學治療新藥:

 

會依藥物不同,一年費用約150萬元到220萬元間不等。

 

5.免疫療法:

 

以吉舒達為例,每次自費費用為14萬元;以益伏為例,12週打完4次療程自費約85萬元。

 

6.達文西手術:

 

讓傷口小復原快的達文西手術,自費約8~30萬元。健保除攝護腺癌部分給付外,其它通通不給付。

 

這些帶來曙光的新藥與治療,常常都在等待納入健保給付的路上。就算成功納入健保,使用資格上往往有很多限制,因此錯過治療的最佳時間。

 

檢視保單3個建議,幫你應付抗癌的6大錢坑

 

保單絕對不是有買就好!過去罹患癌症住院天數長,所以我們保的癌症險大都是療程型的。醫療進步,健保制度改變,現在癌症住院天數短,但自費金額高。

 

例如林先生每3周住院化療,每次只住院2天,但自費7~8萬,一年下來高達近百萬。但療程型的癌症險理賠幫助有限,每次只能理賠幾千元。

 

建議:增加初次罹癌理賠金額,額度至少超過2年的收入以上,以保障收入中斷與自費治療的項目。一定要有額度足夠的住院實支實付的醫療險。經濟能力允許,增加失能或長照險,作為癌症導致失能的防護。

 

保險無法讓我們不遇到風險,保險的本質是在於風險發生時,協助家庭一起對抗人生危機。

 

作者簡介_廖嘉紅

雙寶媽,與乳癌和平共存10年。擁有退休理財顧問 (RFA)執照,國家級人身及財產雙證照, 超過20年保險經紀人經歷.個人投資與管理不動產資歷10年。
粉絲專頁:R姊財富方舟

本文獲「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抗癌期間卻是出社會後休息最長的時間...朱芯儀:罹癌後才發現,我們這些癌症病友有2共同特徵

2023-05-27

母親罹癌,大兒子不捨賣掉母嫁妝苦墊醫療費,打官司告二弟討扶養費卻敗訴「難道誰孝順誰倒楣?」

2023-04-23

「假設媽媽當時有買保險呢?」16歲時母親的血癌離世讓我明白:對於沒後盾的人,保險是一種人生備案

2023-03-17

避免遺產釀糾紛,長輩買保險要懂的事:阿公為長孫買2份保單,一過世繼承人吵著也要分怎麼辦?

2023-03-03

剛出社會的小資族需要買壽險嗎?人生階段最需要保險理賠有2情況,關於買保險你必須懂的事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