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為何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

為何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

2013-08-01 10:25

台灣投資需求長期表現不佳,民間消費需求也未見起色,導致內需市場不振,這是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的真正原因。

 

編按:
林全出任新政府閣揆,他曾在2009年至2013年間,為《今周刊》撰寫「財經全觀點」專欄。小編特別精選14篇,供網友閱讀,一窺這位財經閣揆多年來對國事的關注焦點,並預知新政府未來的施政重點。

 

全球化使得各國的景氣循環呈現同步化趨勢,歐美兩大經濟體往往影響全球景氣。一旦全球景氣衰退,世界各國都不免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就像股市一樣。股市大盤漲跌趨勢,難免影響個股表現,正如全球景氣衰退,台灣經濟成長勢必下修一樣。

不過股票投資人最怕大盤上漲時,所投資的股票漲幅不及大盤;而大盤下跌時,所投資的股票跌幅卻超過大盤。各別國家的經濟表現與全球景氣循環的關係也是如此,不幸的是,台灣這幾年的經濟表現,正令人有此憂慮。

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只有一.二六%,居亞洲四小龍末位。在跌深反彈的預期下,政府年初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三.五九%,甚至有樂觀估計達四%以上,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隨國際景氣下修,日前發布的全年經濟成長率已下修至二.四%。根據最近《經濟學人》雜誌的估計,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二.三%,再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末。這個情況與去年如出一轍,政府主管在去年初曾經宣稱,台灣經濟成長可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但卻以殿後收場。

為什麼台灣的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國際景氣衰退影響出口需求,當然是主要原因。但這不足以解釋,為何台灣經濟成長下修幅度超越其他國家?真正的原因恐怕與台灣內需市場不振有關。

內需市場主要來自投資需求、消費需求與政府支出需求等三方面。台灣隨產業外移,投資需求長期表現不佳,近年尤其如此。至於民間消費需求,則因失業率攀升與所得分配惡化,更是欲振乏力。由於投資與消費需求未能改善,這些年來政府是依賴擴大財政赤字,增加政府需求,挹注內需市場,這是既簡單快速,又不傷腦筋,且討好民眾的作法。可惜擴大赤字是特效藥,難以長期服用。隨著赤字擴大,政府信用評等惡化,加以財政赤字的滾雪球效果驚人,總有難以為繼的時候。

所以,擴大內需還是得從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著手。可惜目前的經濟發展思惟,似乎沒有放在內需市場,仍然以擴大貿易與出口需求為重點。最近對於服務貿易協議的討論,正可以看出主管機關的盲點。

服務貿易協議對國內貧富差距惡化與失業人口的影響,至今未見官方的評估與討論,遑論因應方案。但高所得者增加一百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必然低於低所得者增加一百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這是全球化導致各國所得分配惡化與消費需求不足的重要議題。台灣也應該重新思考經濟發展的思惟與策略,將失業、薪資成長停滯與所得分配惡化等議題,列為優先改善的政策。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黃仁勳來台高喊「台灣是國家」,國台辦18天後終於說話:希望他好好補課…中國有多需要輝達晶片?

2024-06-12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頂多郭台銘等級」...造就AI教父9大關鍵,他喊話:移居國外失敗例子更多

2024-06-06

特斯拉、NVIDIA大反攻!富邦未來車(00895)、富邦元宇宙(00903)兩檔ETF成分股解析

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