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用對了,諷刺可以增進創造力

用對了,諷刺可以增進創造力

2015-09-03 11:32

諷刺常是選舉的語言,如果能以「促進民主、建設幸福台灣」的抽象觀念,超越表面具體諷刺的語文,就能在「共盼台灣好」的信任基礎上發揮創造力。

名人的演講或組織行為,教科書都教人說好話不要冷嘲熱諷。可是我們卻在影視喜劇、漫畫、網路笑談、脫口秀或文學作品中發現諷刺的吸引力。

在紐約教學時,正好趕上美國的公民權利運動和反越戰的風潮,因而經常身處政治、種族、性別、階級、戰爭等等的諷刺氛圍中。回到台灣也目睹政治的解嚴、選舉的激昂和網路的方便,這些變化助長了一些人透過KUSO、漫畫、電視、戲劇等各種形式表達諷刺的幽默,雖然不時引起衝突反應,但也映射人民透過諷刺的幽默表現創造力。

諷刺也是一種幽默的風格,是指外顯的形式和內隱的意圖相反,運用諷刺或反諷的表達來自我解嘲、嘲笑別人或評論事件,以娛樂或批判個人、團體或社會。

西方幽默大師的名言通常都和諷刺的創意有關,例如在自嘲或諷刺年輕追尋認同,自以為是的現象時,美國的馬克.吐溫說:「十四歲時,父親無知到讓我幾乎不敢站在『這位老先生』的身旁;二十一歲時,我非常驚訝地發現『這位老先生』,在七年之間所學到的還真的非常多。」英國的奧斯卡.王爾德則更簡潔地說:「我還沒有年輕到無所不知。」

美國的喜劇人物格魯喬.馬克思〈Groucho Marx〉和我們很多人一樣都會批評電視節目,他的幽默諷刺最得我心。他說:「我發現電視非常具有教育價值,每一次有人打開電視,我就會到隔壁房間讀書。」

日常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會諷刺別人或被別人諷刺。例如上班時,老闆瞄到員工正在注視與工作無關的資訊時說:「上班不必這麼努力。」他反諷的用意是要求員工專心工作。

當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話時,一直打哈欠的無奈聽者自嘲諷人地說:「繼續講!繼續講!當我有興趣時,就會一直打哈欠。」

諷刺是一劍兩刃,可以傷人引發衝突,也可以助人幫己增進創造力。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三位組織行為教授透過一系列的實驗發現,表達和接收諷刺的雙方會引發衝突,同時也會增進各自的創造力;但如果雙方互相信任,在增加創造力的同時,也會減少衝突。諷刺之所以能夠促進創造力,主要是透過抽象思考的認知資訊處理管道。

諷刺常是選舉的語言,如果能夠以「促進民主、建設幸福台灣」的抽象觀念,超越表面上具體諷刺的語文、影音和事例,選舉,特別是二○一六年的選舉,就可以在「共盼台灣好」的信任基礎上,減少衝突並發揮創造力。​

延伸閱讀

我為直銷詐騙背上80萬債務!一個櫃姐的告白:22歲時我月薪3萬,信用卡每月最低應繳卻高達4萬元

2023-09-25

原想跟有錢人一起賺,沒想到3個月被騙200多萬!50歲UBER司機還債啟示:中年摔倒要站起來好難

2022-12-08

信用卡被偷刷、借錢付前妻贍養費...47歲女經理被騙90萬:為何職場上精明能幹的女強人會陷愛情詐騙?

2023-08-09

從目標月入60萬光榮退休,到失去親友信任!保險阿姨投資被騙啟示:84%殖利率怎能不是詐騙

2023-02-19

im.B詐騙案讓高材生也被騙271萬!專家揭外行人看二胎2盲點:誰告訴你有房產作為抵押品就一定穩妥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