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偵測異常、即時介入 減輕認知功能衰退 腦部健檢趁早做 有望延緩失智發生

偵測異常、即時介入  減輕認知功能衰退 腦部健檢趁早做  有望延緩失智發生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404期

2023-11-15 14:06

導演侯孝賢傳因罹失智症退休,然而失智症不屬於正常老化,而是大腦疾病。任何疾病都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擔心失智症,有必要做「腦血管認知健檢」嗎?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八%,也就是每十二人左右就有一人為失智者。

 

失智症又分血管型失智、退化型失智。台大醫院神經部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范淞斌說明,前者主要跟血管有關,如腦中風、遺傳性腦部小血管疾病等;後者有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等。

 

儘管各大醫院相繼推出「腦血管認知健檢」,訴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然而,《阿茲海默症預防雜誌》(JPAD)二○二三年十月發表〈美國醫療保險〉,首度針對檢測輕度認知障礙(MCI)研究顯示,僅八%病例獲診斷,這表示有高達九二%的病人未能被早期診斷!

 

逾65歲可健檢  評估非診斷

 

對此,范淞斌指出,輕度認知障礙除了病人自我的認知功能,還牽涉篩檢、診斷工具及醫師的主觀判斷等因素,是有可能面臨檢出率偏低的問題。

 

到底該不該做腦血管認知健檢?范淞斌提醒,首先個案在檢查前要有正確觀念,此為失智症的風險評估預測,並不能當作最終診斷。據失智症最新診斷準則,需評估病人的認知或行為症狀、生物標記即大腦有異常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 protein)及濤蛋白(tau protein)堆積且經過正子造影、腦脊髓液或血清學檢查,及腦部結構影像檢查,才能給予臨床分期。

 

由於阿茲海默症通常發生在六十五歲以後,范淞斌建議,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或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頭部外傷、三高控制不佳等高風險族群受檢;檢查正常者,三至五年後可再做一次,若有異常,可針對問題檢測、追蹤。

 

關於腦部健檢:心理檢測如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憂鬱量表。生化血液檢查如評估神經系統重要營養素——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D、鎂;與感染、內分泌相關之梅毒、甲狀腺素;與中風相關的D—二聚物、S蛋白功能、C蛋白功能等。影像學檢查有頸動脈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等。

延伸閱讀

阿茲海默症權威談長照:不是主照顧者,你對失智家人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支持每天照顧他的人

2023-11-12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2023-10-25

「巴氏量表」放寬3族群,失智症不用再去診間評估了!60萬辛苦家庭受惠、最快這時候上路

2023-09-13

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分享53歲台商失智歷程嘆「無藥可醫啊」

2023-02-18

預防中風、認知功能衰退 專家建議做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