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我爸、我弟都洗腎,我會是下一個?」藥師一席話,救回他半放棄的人生!預防老後臥床,「3代人」救贖指南

「我爸、我弟都洗腎,我會是下一個?」藥師一席話,救回他半放棄的人生!預防老後臥床,「3代人」救贖指南

胡廷岳

健康

shutterstock

2025-07-04 17:31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記得當我開始線上公益演講之後沒多久,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

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預防臥床像跟時間賽跑 別等到「來不及」才後悔

 

老實說,以現在的醫療水準,確實還是有「來不及的時候」。

 

例如:已經臥床、昏迷,來不及告知家人想不想要插管的人;又例如:器官已經幾乎衰竭、器官受到感染必須摘除,來不及維持健康的人等等。區分來得及或來不及的階段,我覺得對各位夥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以下,我想簡單區分三代人: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的第二代;以及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

 

我會將這三代人拆解,分別列舉出他們各自「來得及」做的止血行動。

 

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

 

在這裡所謂的「來不及」,意思是指器官已經壞掉失能的時候。

 

常常有這類病人的家屬跑來問我該如何減藥,其實我覺得減藥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早就錯過了「還有選擇」的那段日子。

 

尤其這種命懸一線的時候,大部分的救命藥確實副作用都很強,但說真的,如果你很想活下來,在「活命」的面前,救命藥的副作用又怎麼值得一提呢?

 

但這「不表示」這一代人,就很無奈地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

 

如果我處在這種「沒有多少選擇的階段」,我認為其實還有兩個選擇:

 

1.趁昏迷之前,召開家族會議,告知親密家人你的決定。

 

例如:後事想要怎麼處理、昏迷之後還想用鼻胃管進食嗎?趁還有意識簽署一些文件等等的臨終準備。

 

召開家族會議,讓家人失去你之後稍微可以好過一點,留下你的溫柔,這會是你「來得及」做的事。

 

2.如果積極治療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例如化療副作用),能不能請家人答應你「人生最後不想繼續治療」的決定。

 

例如:曾有一位98歲的攝護腺癌爺爺,他讓太太攙扶著來現場聽我演講。

 

他那天用他那老榮民特有的字正腔圓語調問我:「醫師說我需要化療,但我每一次都撐不完整個化療療程,真的太痛苦了,我一直吐一直吐,我想問你,我能不能不化療了啊?」他竟然笑著問我臨終的問題。

 

我也笑著回答他:「爺爺,你也可愛,如果是我,我98歲早就跑出去玩了,還看醫生幹嘛、還來聽演講幹嘛,我如果是你,我現在說不定正在西藏搭火車呢!」爺爺奶奶同時點頭,明白了我的意思,開心地離開演講現場。

 

對我來說,糾結錯過的時間也於事無補。如果人生是用來體驗的,就把你最想要的樣子「完整地體驗一遍」再離開;就算人生不是用來體驗的,那也絕對不是用來看病的。

 

「吃救命藥」說穿了只是一種交換,用後遺症與不舒服,交換你未來還有可能的40年。

 

例如當初56歲就得癌症的爸爸,那當然嘛,我們賭賭看,我們化療。但98歲,再怎麼換也換不到40年。一旦想通了這件事情,就沒有「來不及」的遺憾了。

 

告別積極治療,只拿止痛藥,至少我們還「來得及」好好玩一遍。

 

 人生最後選擇

 

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的第二代

 

還沒臥床,只有慢性病的第二代夥伴們,「來不及」的感覺就不會像第一代那般強烈。當然,這也是我出版這本書的目的:等到讓你覺得來不及,就真的來不及了。

 

「第二代們」一樣有兩件事情要做,也就是這本書一直不停強調的:「預防健康惡化、打疫苗、做體檢」以及「如果未來用得到,現在就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預立醫囑」。

 

其實人的身體,從器官退化的角度來看,當初絕對是製造來「使用50年」而已的。結果,現在被我們硬要撐到100歲(甚至我的人生夢想是活到120),那麼人就一定會出現慢性病。

 

能這樣想就灑脫多了。每個人一定都會有慢性病啊!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有慢性病其實還好,只要能不臥床,就算有慢性病那又怎麼樣?只要器官不要壞掉都「來得及」。因此,這就是「保養藥」被發明出來的目的。

 

「划算」的健康思維:撐住身體、延緩老化

 

如果生活習慣還來不及改變,事先透過「保養藥」來延緩器官受傷的速度,絕對是件很划算的事情。

 

保養藥是我用來稱呼那些「吃了比較划算的藥」的統稱。保養藥被發明的時候,每間藥廠都在想辦法比賽:誰最沒有副作用、絕對不能有後遺症。甚至某些「保養藥」還能幫助你提升腎臟功能或心血管功能。

 

如果你的人生規劃跟我一樣是維持器官良好運作,至少要讓身體機能撐到心血管疾病、癌症被全面攻克的那一天(大笑)。

 

你可以參考我看待吃藥「划算不划算」的想法。我們都還「來得及」做選擇。

 

還沒出現慢性病,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

 

很多人說:年輕就是本錢。但走進預防醫療之後我才忽然發現,大部分的什麼「腎功能」、「骨密度」、「賀爾蒙」、「腦容量」、「肺功能」等等健康資本,幾乎都在25歲左右達到最高峰。

 

我傻眼,原來超過25歲就不能說自己還年輕了。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體悟,大學時期,不論在吃到飽餐廳吃下幾碗飯、晚上熬夜通霄不睡覺,隔天還是可以照樣上課、打球,照樣生龍活虎;但25歲之後,去吃吃到飽餐廳從來都沒有回本過,連睡覺也開始睡得不好。

 

如果你正屬於「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那太好了!這年紀用來玩樂是對的,但也別忘了累積健康資本(例如維持體重、保養皮膚),也趁年輕的時候建立健康習慣(例如戒菸,越年老越難戒;養成運動、吃蔬菜的習慣)。

 

大部分預防醫療做得很好的國家,都是從國小教育開始培養全方位的健康習慣,效果果然出類拔萃。

 

總之,不管幾歲都有屬於那一代自己的任務,

 

不管幾歲,在來不及之前,馬上開始都來得及。

 

延伸閱讀:有錢人說不煩惱錢?鬼扯!他們在意每一塊錢花去哪!終結這些「燒錢」小習慣,先學有錢人這樣管錢

 

作者簡介_減藥藥師 胡廷岳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全職講師、作家、衛教訓練顧問。

是少數同時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預防醫學,並深入第一線,協助民眾預防因慢性病臥床的專家。

同時是「2023年TEDx演講者」、「2024年未來大人物」、「台師大社會實踐獎2024年度得獎人」。

 

本文摘自圓神《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健康到最後

 

延伸閱讀
松山區這里里民最有錢,平均所得526萬!之前沒前5名、卻擊敗竹科新貴拿下「全台最富里」原因曝光
松山區這里里民最有錢,平均所得526萬!之前沒前5名、卻擊敗竹科新貴拿下「全台最富里」原因曝光

2025-07-02

「喝水」也會胖?當心是腎臟在求救!醫揭連7天出現「1現象」恐代謝功能異常,4招守護腎功能
「喝水」也會胖?當心是腎臟在求救!醫揭連7天出現「1現象」恐代謝功能異常,4招守護腎功能

2025-07-01

失智母長期住院,兒子不繳醫藥費、還花她退休金...醫師目睹無數「年金寄生蟲」:媽媽過世連露面都沒有
失智母長期住院,兒子不繳醫藥費、還花她退休金...醫師目睹無數「年金寄生蟲」:媽媽過世連露面都沒有

2025-06-30

他輔導1千個學生考進醫學院!有錢人在子女教育中絕不會說「專心讀書就好」...富豪10大教養秘訣公開
他輔導1千個學生考進醫學院!有錢人在子女教育中絕不會說「專心讀書就好」...富豪10大教養秘訣公開

2025-06-30

說好不急救,為何仍插滿管子?醫師看家屬在愛與放手之間的拔河:臨終該學會好好告別,而不是搶救
說好不急救,為何仍插滿管子?醫師看家屬在愛與放手之間的拔河:臨終該學會好好告別,而不是搶救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