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谷月涵看台灣

谷月涵
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 研究部主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 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文章列表 494筆,顯示第1頁/6頁

貨幣政策、股市與美國大選

貨幣政策、股市與美國大選

過去幾次我們經歷過,總統大選行情推升股市,後又因為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無以為繼,而在選後甚至選前轉跌。現在則是見證歷史是否重演的時刻。

ESG很貴  不理它的代價更高

ESG很貴 不理它的代價更高

ESG議題攸關生物存亡,相關準則必須透過法令對所有產業實施。 不要期待產業會自動自發投入。它代價高昂,但地球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齊力解決。

創辦人和創投的困境

創辦人和創投的困境

台灣必須在健康醫療、大數據、能源和電動車等高成長產業,培養新一代的新創,而打造成功新創企業的第一步,是翻轉刻板觀念,並理解「創辦人的困境」。

台積供應鏈起風了!

台積供應鏈起風了!

目前外資對台積電的持股比率逾7成,但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持股比率中位數僅7%;隨著台積電漲幅超過60%,外資券商開始將目光移向這些供應鏈公司,可望帶動其股價表現。

上醫治未病-預防醫學在台灣

上醫治未病-預防醫學在台灣

比起治療疾病,預防醫學更能早一步救命、省下數千億支出,政府有責任帶動預防醫學產業在台發展與茁壯。

還沒開始就結束的電動車派對

還沒開始就結束的電動車派對

電動車陷入供給過剩、庫存激增、售價下跌的窘境,但它仍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 投資人要避開腥風血雨的品牌商,專注於關鍵零組件供應商。

建立對話機制  正視兩岸共存

建立對話機制 正視兩岸共存

在人類三千年來可靠的歷史中,僅有少數幾起兩棲入侵成功的案例,但也都付出慘痛的代價;與其花時間爭論中國是否會入侵台灣,不如多做些能增進台灣利益,並促進區域利益的努力。

比特幣將迎接「減半」利多?

比特幣將迎接「減半」利多?

比特幣挖礦獎勵的第四次減半,預計發生在今年4月,人均加密貨幣投資高居全球之冠的台灣投資人,有機會迎接利多。

台股躋身「美股八雄」之列

台股躋身「美股八雄」之列

美股七雄,即過去所謂「尖牙股」的擴大版,台股歷經四個階段的發展,稱之為「第八雄」也不為過。

黃金將迎來「黃金年代」?

黃金將迎來「黃金年代」?

自2000年以來,金價自谷底大漲逾七倍;現在要問的是,黃金未來還有上漲空間嗎?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金價上漲透露通膨下跌可能是暫時現象,在各國債務負擔與流動性同步上升之際,金價將迎來黃金年代。

非典型被動型基金

非典型被動型基金

只投資符合預先設定條件的股票,讓客戶在既有的基金池中挑選標的,滿足各種客戶的不同需求,這種客製化的被動型基金,也被稱作主動型ETF。

台灣能  韓國不能

台灣能 韓國不能

過去十年間,台股漲幅比韓股多了90個百分點。我認為台股可望維持領先的動能,看看韓國最近宣布的禁空令,就說明韓國金融當局也同意我的看法。

大宗商品多頭即將啟動?

大宗商品多頭即將啟動?

大宗商品過去出現四次大多頭行情,都與美國政府債務的快速成長同步出現。 這次,另一波多頭似乎即將啟動,部分原因依舊要拜美國政府所賜……。

期盼以色列勿重蹈美國覆轍

期盼以色列勿重蹈美國覆轍

以色列受到的攻擊堪比美國九一一事件,以色列領導人一旦決定入侵並占領加薩走廊,卻沒有明確方法提升居民生活,同時剷除哈瑪斯領導人,這一步將會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美債熊市的四個擔憂

美債熊市的四個擔憂

目前美國核心通膨似乎已落底在4%左右,預期債券殖利率仍將繼續攀升,也就是債市持續熊市。

台灣經濟別像滾輪上的倉鼠

台灣經濟別像滾輪上的倉鼠

追求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成長,可能是今天讓我們陷入「匱乏」的主因。 到頭來,台灣就像滾輪上的倉鼠,忙個不停卻獲益有限……。

一趟「通往未來之旅」的心得

一趟「通往未來之旅」的心得

以色列和台灣都是民主小國,相似之處是來自移民的知識交流所展現的創造力,但同樣致力於創新,為何兩國在新創公司的發展有不同的成績?

提防中國經濟餘震的衝擊

提防中國經濟餘震的衝擊

房市前景不明、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正臨通縮威脅; 人民幣貶值恐牽動新台幣跟貶,台灣應該做好準備。

聯準會的「金融魔法」

聯準會的「金融魔法」

去年十月以來,在緊縮政策下,全球總體貨幣供給成長率一度大幅下降,卻又突然逆轉增長,以致不少分析師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預測摃龜。聯準會是如何施展這項「金融魔法」的?

本益比調升下的股市

本益比調升下的股市

股市現在似乎處於牛市,但推動股市上漲的是市場暴增的流動性,而不是企業獲利成長的展望。 在這一個由本益比調升帶動的多頭市場,除非全球經濟成長能跟上股價腳步,否則前景堪慮。

躋身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更有勝算

躋身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更有勝算

中國悄悄坐上電動車產業的龍頭寶座,從政策補貼、電池原料、電池技術都具發展優勢,現在要與他們直接競爭為時已晚,台灣電動車供應鏈能從中找到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