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精選書摘

文章列表 2679筆,顯示第77頁/80頁

兒子過年回家,我多關心幾句就被嫌煩「難道父母對他只是負擔」...明明是一家人為何關係越走越遠?

阿崴很討厭回家,最討厭的就是過年。過年代表:必須待在家裡跟爸媽大眼瞪小眼,而自己長期住外面,作息、生活習慣與爸媽大不相同,長時間的年假,使得這些「不同」浮上檯面,增加自己與父母的摩擦。⠀

12年獲利19倍、從5千萬到10億!謝金河遊說1年,股市大咖曝致富秘訣:以陽明、長榮為例,飆股進出時機

編按:什麼人值得讓《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發行人梁永煌花費將近一年時間,在遊說與力勸下才首次公開他的第一本書? 答案是:陳進郎 他投資經驗已超過30個年頭,默默地在股票市場修煉。 平凡的像每一個曾與你擦肩而過的路人,但這個路人,身價不凡。 陳進郎曾形容自己:當我走進辦公室,就把世界留在外面,只專心研究圖形,他甚至不知道外面刮起了大風,或是下了大雨。 很多人只知道累積金錢能換來自由;但陳進郎更提出:「『自由』可以累積金錢」。

「我連剖腹產的錢都是找爸媽借的,只恨當初怎麼就想做全職太太,現在出去應聘都沒人要...」

窮困最大的痛苦,是根本沒有選擇「要」或者「不要」的權利。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不要。

小倆口裝修婚房想省錢,找自家人卻成最後悔的事!滾過社會你就懂:能用錢解決的事比「人情債」便宜

小林交了一個女朋友,兩個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於是小林就買了房,並且準備在結婚前把新房裝修好。可是找誰裝修呢?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舅舅。舅舅是做裝修的,做了10幾年,小林覺得找自己舅舅來裝修肯定能省點錢,他也會更用心一點。可是沒想到,這個決定反而讓他後悔不已。

常滑手機傷頸椎,從肩頸一路痠麻到手指...復健拉脖子都沒用怎麼辦?一個小動作,拯救你的肩膀和脖子

高達99%的人都有頸部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幾乎所有肩頸痠痛的問題都跟頸椎病有關!這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有的問題,尤其現在大家老愛低著頭、駝著背,已經很難找到真正健康的脖子了! 頸部椎間盤恢復速度可快可慢,症狀輕微點的,1、2天就會自己好了,但症狀嚴重的可能數個月甚至數年都好不了,尤其不良姿勢若是沒有被糾正,再多的治療也都是做白工。

富人看不上、窮人買不起,「這種房子」買到就等於套牢!給買房新手的11個不藏私忠告

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房最忌諱的就是「3不靠」:不靠捷運、不靠學區、不靠周邊配套(生活機能)。

很多命很好的人,最後卻走進當鋪,為什麼會這樣?40年當鋪老闆致富體悟:花錢比賺錢更重要

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有一名高中生來找我,他說我看起來很有錢,我笑著說:「我是有一點錢,但是跟郭台銘比,還差很多。」他想繼續問我如何賺錢,因為他的爸爸看起來很有錢,生活卻過得很拮据。

兆豐金長線存股,地板價是多少?富邦金、中信金...6家「大到不能倒」的金融股PK,存股致富秘訣

2023.02.01編按:手上有40幾元的兆豐金,可以先放著領股息,當定存嗎?兆豐金因為是官股金控,大家覺得它穩定且不可能倒閉,所以願意用更高的價格來買兆豐金股票,不過,要付出更高的價格,就有潛在的風險。像殖利率估價法就很適合兆豐金這種獲利穩定、配息也穩定的銀行股,本文摘自陳重銘老師新書《變身少年巴菲特 培養財富創造力》,教你利用殖利率反推算合理股價。

從月薪18K時all in「拚孤支」,到存股「金融股」通通賠!施國文:賠掉人生第一個100萬我學會的事

綜觀國內外股票市場上,「股神」屈指可數。我相信,既然不是神,那就做人能做的事。但,這是在我歷經數次股市挫敗後,才得到的教訓。

年輕從事旅行業年收200萬,晚年卻在開計程車?他嘆:有些事50歲後才懂,真的也晚了

這是位很有福相的運將大哥,他也說很多人都這樣講。年輕時賺到的錢,買股、買房都賠錢就算了,還讓娛樂費用無止境的提高,把家財散盡。 這不是三十年前年收入一、兩百萬的人會想到的事,但事情就是發生了。

健檢建議要就診,卻回「我最近有點忙」…醫師給40歲上班族的勸告:健康才是你最大的資產

「我以為自己應該沒問題。」我不止一次聽到患者後悔地這麼說。過了40歲,人難免避不了癌症、糖尿病、腎臟病這些疾病。日本國立癌症中心2018的資料顯示,40~49歲的癌症患者數是30~39歲的3倍以上。當然,隨著年齡增長,50多歲、60多歲的癌症患者數會不斷增加。

60歲準備靠股市退休時,他從沒想過16年後會破產...2個退休帳戶啟示:退休金規劃絕對不能漏掉1事

作者為國際理財規畫師(CFP)與美國壽險規畫師(CLU)持證人。曾於美國大型金融公司工作數年,銷售成績亮眼,於一年內售出價值100萬美金的保險商品,榮獲百萬圓桌(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會員資格。 但他任職時,卻發現公司推薦給客戶的投資方案並非最好的策略,儘管一堆所謂的專家名嘴都推崇這些說法。這些建議使他愈發不自在,開始懷疑工作的意義,最後毅然決然離開高薪職位,自立門戶,以挑戰主流投資迷思為己任,致力解決客戶和自己的投資理財規畫疑慮。